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4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4-11] 股市大跌的背後

 在開始本文的敘述前,讓我們不妨稍稍看一下大約周前世界主要市場股市的風雲變幻:

 四月二日,美國杜瓊斯指數下跌一點五個百分點,高科技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三個百分點;

 四月三日,華爾街拋售潮勢頭不減,納斯達克指數也大幅下跌;

 四月四日,香港股市受美股急挫拖累,大幅下跌超過五百二十點,恆生指數跌至二十三個月新低,收市報一二○六三,跌幅百分之四,電訊股跌幅更超過百分之六。分析員估計,短期來說美股跌勢未止,港股後市仍看淡。

 據報道,那幾天納斯達克降至廿九個月來最低點。四月三日當天,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分析這樣說:「今天的跌幅表明,股市已經跌回到兩年多以來的最低點,過去兩星期內慘淡經營取得的一點點長進再次付諸東流。」

 英國廣播公司在分析美股大幅下跌的原因時稱:「今天股市下跌的原因在於多家公司發佈盈利警告和裁員消息;造成股市不振的原因還包括,三月工廠訂單減少預示經濟疲軟再度困擾美國。」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股市陰霾也不可避免地瀰漫到歐洲上空。倫敦金融時報FTSE指數收報五四六三點,跌百分之三;法國Cac-4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當天分別報跌百分之四左右;在亞洲,當天股市卻漲跌不一:早些時候,日經指數上升百分之一,香港恆生指數下跌百分之一。

 看完周前美股及全球其他股市的風雲變幻之後,讓我們再來看一下近期美國以外地區,其中主要是亞太區和歐盟地區的經濟發展走向。據上周的外電報道,聯合國亞太區經濟社會委員會表示,亞太區今年將面臨經濟放緩,但應該不會再爆發三年前的經濟危機。這個組織稱,今天,亞太區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取得經常性項目收支盈餘,而且外匯儲備充裕,短期內外債將大幅度減少;因此,亞太區應該能從容應付這場經濟放緩。

 如果仔細解讀上面英國廣播公司的分析稿,人們可以發現,這篇廣播分析沒有說出的另一層含義是:近來中美關係的緊張,尤其是自四月一日開始的軍機相撞風波以及隨後引發的外交紛爭,也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美國股市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大跌之際,其它亞洲市場的跌幅不算大,唯獨香港急跌。一名美國基金經理估計,有基金因為擔心有贖回壓力,而繼續洗倉,而中美關係緊張亦成為沽貨的藉口。

 經濟形勢對其外圍因素的倚賴性,在這一特殊的例子中表現無遺。既然這樣,人們便不得不認真對待這一地區現存的經濟外圍因素。以嚴格的眼光來看,人們似乎可以發現,在這其中其實存在著兩類幾乎完全不同的因素,一是時事政治因素,二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地區不穩定因素。如果說,一般的時事政治因素難以預測(如中美軍機相撞事件),那麼另外一些長期性的不穩定萌芽,則是人們可循各種手段從長遠加以掌控的。這其中便包括地區恐怖主義勢力。

 從近年來世界和地區的情況來看,恐怖主義活動不但正在增加,而且還有日益國際化之趨勢。與此同時,打擊日益國際化的恐怖主義活動便也不再是一國或數國範圍內的事情,而是成為全球釵h國家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從亞洲地區的情況而言,凡是恐怖主義勢力猖獗的國家和地區,其必定難以大量吸引外國投資者;遠者如南美、中東地區,近者如同屬亞洲地區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近年來,在控制地區恐怖主義勢力蔓延方面,亞洲一些國家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也積累了較為可貴的經驗,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五國」首腦會晤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該地區國與國溝通機制。今年五月,新的一屆五國首腦會晤又將舉行。在此前夕,人們對與此相關的地區長期穩定因素作一些分析,大概並非僅是空談。     邱震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