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9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09-06] 善用「三大法寶」渡難關

■許智明 太平紳士

 在經濟處於低潮的時候,「三大法寶」能幫助香港渡過難關:第一是充分發揮香港自身優勢,第二是更緊密地依靠大陸,第三是更積極地面向世界……

世經不景 香港面臨考驗

 香港回歸祖國後,實行的「一國兩制」和中央政府不干預特區內部事務的政策,以及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的香港社會特色,得到國際社會的好評和接納。香港作為國際經濟體系的其中一員,必然與世界經濟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近年全球經濟不景,佔全球經濟總量約七成的「三大經濟體」美國、日本、歐盟的經濟,相繼陷入困境,自然香港也難能幸免;同時,亞洲金融危機的地區影響尚未完全消除,香港現階段尚處艱難的時刻,經濟同樣處於一個調整期。外圍經濟不振,英美資本,特別是日本的資本撤出比進入的為多,失業率上升,地產市場不景,市民仍背著負資產的包袱,政府官員和民眾的認知上有差距,對投資新領域以及新科技行業缺乏信心和專業知識,多間機構調低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加上周邊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內地城市的激烈競爭,香港面臨將被其它地域城市取代的無形壓力,經濟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抓經濟促轉型 政府予民希望

 回歸之後,特區政府和香港同胞必須應付同時湧來的眾多問題,在應對全球經濟衰退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外,還受到「民主派」無休止的「港版文革式」的干擾,唱衰香港,唱衰政府,製造不穩定。在這種環境下,特區政府應該如何應對呢?說到底就是要抓住經濟不放鬆,經濟搞好了,民眾生活提高了,其它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要搞好經濟,政府就得充分意識到經濟轉型的必然性,要發動港人,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問題,找出根源及將之解決,以充分發揮香港的潛能。

 隨著時代的轉變,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也要隨之改變,才能「適者生存」。從歷史上看,曾經一度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就是因為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自恃有發達的鋼鐵、煤炭、造船、紡織行業,固步自封,因循守舊,不能隨世界市場的變化,而改變傳統經濟的結構,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大力發展輕工業和汽車行業的美國超前而盛極而衰。因此香港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也要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必須實行痛苦的經濟轉型,尋求新的出路。

 面對惡劣的經濟環境,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振興經濟,與民共渡時艱,因此,新加坡向民眾派發股票;美國是七次連續減息刺激經濟,馬來西亞則採取嚴格管制外匯等手段保持社會穩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需根據國際市場和本地情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營策略,這是一個普遍指導意義的原理。

 當前香港經貿現狀嚴峻,外國資本,特別是日本資本大幅度地撤離香港;內地資金流向香港及依賴香港的條件減少;港資遷入內地設廠,也帶走資金;經濟不明朗,人才外流的情況很普遍,政府不僅要有舉措重燃港人對未來的希望,而且需要有強有力的跟進工作,實現民眾的厚望。

 近年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做了許多工作,創「數碼港」及科學園,建「迪士尼樂園」,給予港人以美好的夢想,雖然進展不甚順利,但民眾仍沒有完全失望,特別近日政府又承諾投資一百八十億元落實旅遊基建,振興旅遊業,再次燃點了民眾的希望,只要政府官員能親力親為,下基層、到現場,切切實實幫助投資商解決具體問題,協助民眾達致理想,香港的未來仍然是美好的。

「三大法寶」助港渡難關

 當務之急是「抓住經濟,繁榮社會」,政府官員、工商界人士、工會、政黨、學者,專業人士都要集中精力,關心經濟,從不同的角度、從各個不同的層面為搞好經濟出謀劃策,全社會各階層就能形成強大的共同意識。

 經驗告訴我們,振興經濟,政府的責任重大。香港有近四千億的外匯儲備,在經濟處於低潮的時候,怎樣利用這個靠平時積累起來的財富,為刺激經濟帶動復甦服務,大有文章可做。只要發動港人,群策群力,讓各政黨、各議員、各利益團體將精力從政治角力,轉移到關注民生,發展經濟的問題上來,一定能共渡時艱,找到新出路。香港人不可妄自菲薄,需要重拾自信,勤奮、自信、拚搏,找尋新的出路和新的增長點,靠港人自己,靠發揮香港的長處,利用內地長處,每個人發揮自己的長處,走出新天地。「三大法寶」能讓香港渡難關:

 (一)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回歸後,香港仍有許多獨特的內地和其它地區無法取代的架構上的優勢:公正的法律體系;成熟的金融市場;自由的資訊流通;簡單稅率及低稅制架構;開放的外幣交易系統;廉潔的政府;先進的行業優勢加上新機場等基建設施、保證香港有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香港獨有的價值觀,這是香港戰勝困難的自身條件,必須要珍視這些條件。例如在金融證券領域,香港有明顯的人才優勢和管理體系上的優勢,應充分發展市場業務上的優勢,為內地乃至國際企業來港上市或開展業務服務,維持和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活力。

 (二)更緊密地依靠大陸:有祖國內地作為強大的後盾和母體,是香港優勢之所在,而令其它國家羨慕不已。近二十年來,我國無與倫比的經濟潛力已經啟動,總量開始向上衝,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居全球第七。「九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百分之八點三,遠超世界經濟同期百分之三點八增長的水平,我國經濟的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潛能。香港更緊密地依靠大陸,加強合作,捕捉商機,進軍熟悉的內地市場,發展充滿機遇和優勢,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動力。

 (三)更積極地面向世界,中國不但有近十三億消費者的大內銷市場,亦是出口大國。如果把香港的外貿數字包括在內,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香港要利用自己的優勢,進取、自由、穩定,充滿機會及高質素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品牌,「興建國際物流中心」,實行「供應鏈管理」。即探索與傳統貿易不同的轉口服務,貨物可不經香港,但由香港擔當統籌及管理的角色,將是香港面向世界的門路。

香港要開放改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內地二十年來開放改革的成功經驗與慘痛的教訓,對香港仍有指導意義,香港應繼承成功經驗,借鑑失敗教訓,從而避免重蹈覆轍,不搞「空頭政治」,抓住經濟不放鬆:

 回顧新中國的歷史,成立五十多年來,前三十年搞政治,搞階級鬥爭,群眾怨聲載道;後二十年,開放改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富民強,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社會、對民眾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

 近十年來,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轟轟烈烈搞經濟;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則熱衷於搞政治,香港社會太政治化。事實上,現代經濟,是非政治化的經濟(depoliticized economy)。香港是個國際商業社會,過去長期只搞經濟,不談政治,大家笑咪咪地賺錢。自八十年代回歸前後,英國別有用心調回外交官,派來了政客主政,港英統治者別有用心地引進了「民主政治」,以「民主」、「人權」等口號擾民,現在香港正在承受英國人在殖民地統治結束前留下已埋下的「計時炸彈」禍患的干擾。回歸後,儘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並不迴避政治,並沒有把政治發展排出經濟發展之外,更不是把政治空間壓縮。相反正不斷循序漸進地推進著民主和進步。「民主派」棄經濟而不顧,長年累月勞師動眾喋喋不休議論什麼「法輪功」問題、鍾庭耀風波、李少民事件這類「一國兩制」沒有定論的議題。這種將一切政治化的做法,實在不敢恭維,而且令人擔憂。香港的情況,似乎從反面重複了內地的失敗教訓。前車之鑑,引以為戒。

破除「清規戒律」

 學內地開放改革,不允許「墨守成規」。香港發展經濟的現實,要求打破許多港英留下的「清規戒律」,而這類「清規戒律」,實際是帶有歧視性的成分和不合時宜的。例如內地重點大學是國際著名和公認的學府,但其學生的學歷在香港卻得不到承認;內地的專業人士,如工程師、會計師、律師、醫生、藥劑師等資格也得不到承認,這是十分不合理的。需要用發展香港的眼光予以解決,一旦「清規戒律」被破除,香港可能形成中國的「人才高地」。網羅到科技人才,無疑為香港的明天發展注入動力。據悉台灣醫生不久後將可獲准在大陸執業,同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也應該考慮上述做法,採取措施,在保證業務質素的條件下,為內地專業人士在港執業創造條件。

 有些傳統觀念,也要隨時代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改變。例如六、七十年代蓬勃的香港製造業式微了,香港著名商標和品牌減少了,使產品缺乏國際認受性,但並不意味著香港的工業就沒有前途。事實上,由於開放之後內地的租金、勞動力成本較低、加上市場的優勢,香港的傳統工業北移,在珠江三角洲僱用的勞力超過五百萬人,所以不能說香港沒有工業,只能說是港商的工廠不在香港。但另一方面看,由於香港是資訊發達的城市,又有資金、信息和人才的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的工業項目有發展潛力,進行數碼港,科技園內的產業發展,仍能大有可為,港人決不能妄自菲薄。

 又例如,近十年以來,一直由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的人士,佔居了香港家庭傭工市場,總人數已達十幾萬人,保守估計每年的薪金總額十多億港元。這種市場狀況,是在港英當局政策的主導下形成的,在目前香港經濟不景的情況下,是否可以作出相應的改變?這類職位不必說全部,即使由部分港人替代,亦可減低香港的失業率。如果能以內地的人士出任這類職位,匯款養家,至少可以增加國家的外匯收入。

 振興經濟,政府有責任,市民也有責任,只要政府與市民齊心協力,專注經濟,經濟才會走向繁榮,社會才會穩定,「一國兩制」才能在香港得到充分的體現,在同一國家主權下,香港和內地謀求共同的發展,這也是中國人的期盼。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