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15] 港星情況不同 救市措施各異

 港星救市措施孰優孰劣?這種比較失之偏頗,因為兩地情況不同,救市不可能同一模式。但可以比較的是,香港背靠中國面向世界的區位優勢,是獅城不具備的,因此,香港須把更多的資源用於投資教育、銜接兩地基建及改善營商環境之上……

■斯遠

 新加坡政府上周六推出挽救經濟措施,動用五百億港元,包括今明兩年分別退稅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十,向公眾派發總值一一五億元的股票,以及通過高官全面減薪一成。

 香港和新加坡政府二者的救市措施,孰優孰劣,頓時成為輿論的一個焦點。

 但是,星港兩城市救市措施孰優孰劣的思維,雖有可比較之處,卻忽視了香港與新加坡的措施之所以不同,是雙城各有不同的情況,這些不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加坡衰退比香港嚴重

 第一,新加坡遭受衰退打擊的程度比香港嚴重,由於全球電子業需求下降,而該行業又是新加坡最重要的經濟領域,這種單一化的工業結構一旦遭受打擊,拖累新加坡整個經濟復甦的希望破滅。新加坡去年增長達百分之九點九,但今年年初就已預測全年只增長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新加坡貿工部長楊榮文最近表示,新加坡現已把全年增長預測修訂為負百分之三。相比起來,香港經濟去年增長百分之十點五,現修訂為百分之一或稍低,其衰退和負增長的趨勢小於獅城。

新加坡教育比港先進

 第二,新加坡的教育優於香港,其適齡人士升大學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而香港只有百分之三十四。其次,新加坡的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終身教育也十分普遍,而香港則幾乎是空白。

 第三,雙城的地理位置和市場不同,香港背靠中國面向世界,新加坡卻匱缺潛力深厚的腹地作為依托。

 當然,雙城還有許多重要差別,但僅從以上三方面的差別,便可以看出那種把星港救市措施分出孰優孰劣的思維,忽視了雙城救市措施的不同,是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制定的,難以分出絕對的優劣。

新加坡大灑金錢迫於無奈

 首先,新加坡衰退程度嚴重過香港,而且香港的出口及轉口有中國支持,本港工業亦已轉移到珠江三角洲(港企業在此地僱用當地五百萬員工),其製造業結構亦多元化,而新加坡單一的電子產業一旦出口受影響,其復甦動力便熄火。在新加坡完全看不到復甦希望及經濟發展路向不明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當然只得大灑金錢穩定民心。但是,大灑金錢並非治本之方,派股票及退稅兩年之後,可預計新加坡仍難以復甦,那時新加坡救市的程度將更加困難。

香港須大力投資教育

 其次,新加坡教育比香港先進得多,因此香港要走高增值路向及成為亞洲首要國際都會,必須急起直追,加強教育。對此,董特首表示,「在今後五年至十年,無論香港經濟境況如何,政府對教育的投資依然會連年增加。」隨後董建華又說:「推動教育發展,絕對不會手軟。」為了達至上述目標,政府將額外動用約六十二億元提高教育質素。其中五十億元將用以資助持續教育和培訓項目;十二億元用作帶出中、小學、幼稚園等一些新措施,以提高該等教育的質素水平。而新加坡在教育方面,則無大量投入的壓力,因而可用更多資源派股退稅以穩定民心。而香港則必須把更多的儲備投資於教育,這自然減弱了派錢的能力。

 再次,更重要的是,由於星港地理位置和市場不同,所以救市措施大有分別。新加坡以電子業為主的經濟受國際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萎縮影響,是陷於山重水復而無柳暗花明的境地;而香港因背靠中國面向世界的優勢,雖面臨山重水復但有柳暗花明之前景。

香港發展潛力優於新加坡

 新加坡現在為減少對電子業的依賴,所採取的措施是:a向外開放銀行業,加強金融中心地位;b、制定中國策略,派年輕官員到中國的機構實習,培養「中國通」,為搶佔中國市場作準備;c有政府背景的機構大舉投資海外,希望提高海外投資回報;d發展物流管理和生物科技。

 比較起來,香港在相應的幾個方面皆佔優勢:a香港為中國內地企業融資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加強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則無此優勢;b搶佔中國市場,香港佔地利人和,再加上中央政府支持,此優勢新加坡望塵莫及;c除中國之外,美歐日等主要海外市場皆低迷,新加坡此一策略未必奏效;d發展物流,使香港成為聯結內地到國際市場物流鏈的高效率、高增值環節,亦是新加坡不具備的優勢,因此香港須投資六千億進行大型基建及聯結兩地交通網絡。

 從上述各方面可看出,星港救市措施,完全是兩地政府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而因地制宜採取的最佳措施,但把新加坡的措施搬來香港,未必最佳;同樣香港措施用於獅城,也未必合適。所以,星港救市措施孰優孰劣的思維方向,有極明顯的偏頗。

 但可以比較的是,香港的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因為有中國作為腹地和依托,皆優越於新加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