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0-24] 廿四小時通關是觀念而不是技術問題

■何亮亮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

 在香港,通常都是經常往返內地的居民要求實現港深口岸二十四小時通關。一般都認為工商界對此並不熱心,因為據說全日通關將進一步壓抑香港的消費,對香港的樓市有負面影響。

 然而據報道,香港五大商會包括地產建設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中華總商會和中華廠商聯合會正聯手草擬一封函件給特首董建華,就促進本港經濟發展提出建議。他們要求政府盡快推動二十四小時通關,以及加快與中央政府商討容許內地有資產人士來港投資移民的問題。報道稱,這是代表本港各大地產商的地產建設商會首次表態支持二十四小時通關,預料對政府會有一定的影響力。新鴻基地產副主席郭炳江表示,二十四小時通關愈快推行愈好,雖然這會推動更多港人北上消費,但也會使更多內地人來港購物,不會造成問題,他相信新措施亦不會影響本港樓價。新世界集團主席鄭裕彤亦認為,二十四小時通關對香港樓價影響不大。

 看來,工商界的眼光是比較長遠的。他們雖然知道,內地強勁發展的經濟、低成本的經營環境和低物價,確實對香港經濟是一種挑戰,但是事物都是相對的,二十四小時通關並非只是內地一頭得利,香港同樣可以從中受惠。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今天,劃地為牢絕非香港這樣的自由港和開放的經濟體系所應該採納。

 對此,財政司長梁錦松表示,港深二十四小時通關是政府的長遠目標,由於需很多配套措施,未必能一步到位。他在北京被問及這一問題時表示,二十四小時通關是長遠目標,未必能夠一步到位,亦要考慮到與基建配合。運輸局長吳榮奎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由於火車需要每天作檢查及維修,因此無法二十四小時行駛,但尚有其他陸路交通工具可以配合,現時的運輸系統足以應付二十四小時通關,交通配合是容易應付的問題。

 在北京,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表示,由於香港和內地,經濟文化接觸愈來愈頻繁,香港和內地通關時間有必要延長,這是兩地人民意願,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正商討有關問題。廣東方面,深圳市當局其實早就表明,二十四小時通關對他們不是問題。

 其實,所謂二十四小時通關,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香港決策當局的觀念問題。香港和澳門之間早已實現二十四小時通關,在深夜和凌晨雙方的出入境檢驗都只要開幾個櫃台即可,官方的人員應該不是問題。火車不能二十四小時開行似乎是香港特有的現象,香港的鐵路規模很小,只能算短途運輸。內地的鐵路有許多長途路線,如港人所熟悉的京九線,從來是二十四小時運行的,檢查和維修不需要停止火車的運行。因此何以香港的短途運輸還不能在夜間運行,是外間不能理解的。不過,即使如此,運輸局長吳榮奎也表明夜間通關旅客可以搭乘巴士等交通工具。

 現在,既然市民、工商界、內地都已經表達了希望盡快實現港深二十四小時通關,特區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宜尊重民意,議而決,決而行,以高效務實的作風,展示政府克服困難、加快經濟轉型、加快香港經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融合的決心和能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