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25] 支援中小企業 善用經濟腹地
無論就如何強化作為本港經濟骨幹的中小企業,以及加強善用內地作為本港經濟的腹地,今年施政報告都提出了較具體的方向和措施……
■許長青 立法會議員
施政報告吸納了本人所屬進出口界的多項建議,包括全盤落實中小企業委員會的三十多項建議,特別是撥款十九億元於年底開始推行四項支援基金、在廣州成立經貿辦事處、在國際機場附近興建新的展覽設施、加快與珠江三角洲合作發展物流業、準備放寬外地人士來港投資的規定等。此外,行政長官上星期在立法會回答本人問題時,本人亦很高興得悉載有貨物的貨櫃車很快便可在港深邊境廿四小時過關。無論就如何強化作為本港經濟骨幹的中小企業,以及加強善用內地作為本港經濟的腹地,今年施政報告都提出了較具體的方向和措施。
就中小企業而言,政府對四項支援基金的總貸款及承擔額高達十九億元,較中小型企業委員會建議的還要多六億元,無疑值得歡迎。在十九億元當中,有二億元屬「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有三億元屬「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有四億元屬「中小企業培訓基金」;這些基金推行時,政府只要做到既能避免濫發資助額,又可令申請手續不費時失事,並切實跟進資助項目的成效,問題應該不大。至於有十億元的「營運設備及器材信貸保證計劃」,這計劃可算最能配合中小企業更新電腦軟硬件等設備的需要。不過,現時銀行界的商業貸款政策仍然過分保守,一般企業即使有物業抵押,須負擔的利率仍可能高達P﹢2至3厘。政府要充分發揮貸款計劃的效益,必須設法鼓勵金融界調低息率。另一方面,本人認為,承擔額既然由政府與銀行各自分擔一半,則政府應考慮調低其承擔額所徵收的利息,利率至少應較銀行低(如P或P-0.5厘),以減輕中小企業的利息開支。
除了支援中小企業,施政報告亦承諾加快香港與珠三角的協作,以加強善用香港經濟的腹地。其中政府表示明年會在廣州成立經貿辦事處,但具體時間仍未決定。鑑於中國在下個月便加入世貿,為了早著先機,本人希望辦事處最好能在明年初成立,最遲是明年中,希望不會拖至明年底。更重要的是,本人希望辦事處能真正協助港商解決投資困難。據報道,工商局局長最近表示,該辦事處不會處理個別企業的商業糾紛,也不會介入內地的行政、司法及執法事宜。本人認為,經貿辦事處固然不應干涉私人商業糾紛,在「一國兩制」下更須尊重內地的法制和政策。但對於辦事處不會就內地港商遭不公平待遇的投訴設立通報機制,本人則認為有待商榷。舉一個例,其實該辦事處應可收集港商對內地某些地區濫收雜費等投訴,轉介予內地對口單位處理。這樣也許不足以完全疏解港商疑難,卻可推動香港與內地政府加強溝通了解,令港商(特別是中小企業)較放心營運和爭取生意。如果特區政府在內地成立經貿辦事處,只為加強粵港兩地的經貿聯繫,以及收集廣東省資料及匯報當地商業情況,則在功能上與現時貿發局在內地的辦事處又有何分別呢?如果官方辦事處不去集中做一些貿發局等非官方機構難以做到的工作,則一年再花幾百萬元設立辦事處,豈不是架床疊屋?政府當局對此必須加以解釋。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部門能不能夠有效落實發展物流業。施政報告提到會成立物流發展督導委員會和物流發展局。這樣應有助全盤統籌物流發展,提升政策層次,方便政令通行。但「一會一局」成立後,現時負責物流政策的經濟局,其決策角色會如何變化呢?架構和員工會不會精簡?一直有參與物流發展的機管局、貿發局又如何有效配合?政府必須力求避免決策、諮詢和監察架構架床疊屋、政出多門,把資源虛耗在無謂的行政工作上。
當然,要有效把香港發展成為珠三角的供應鏈基地,同樣重要是香港與內地的「路障」要盡快拆除,包括第一、香港的高速公路網要加強與內地鐵路和橋樑連繫;第二、香港與廣東省政府應盡快在港深口岸實施廿四小時貨運通關及辦理貨運過關手續;第三、改善港粵機場的客貨運接駁安排等;第四、儘管珠海至屯門的伶仃洋大橋並未有列入廣東的十五計劃中,但特區政府與珠海當局其實應繼續研究該計劃的可行性,因為如香港西部與珠海有基建接軌,不僅有助分流和疏導港商有大量投資的地方,例如珠海、中山、順德、江門、新會等地貨物不用經過早已飽和的皇崗口岸,更可把廣東西部城市(如陽江、湛江等)甚至廣西的貨運引導至香港,令香港物流業的腹地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