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1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1-09] 發展新型產業 解決失業問題

■楊孫西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經濟正面臨第三次轉型,必然出現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失業問題。據統計數字顯示,香港失業率接近百分之五,而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失業率更徘徊在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八之間。從最新的人口普查數字來看,低於初中以下的人口佔全港人口三成四,他們大部分只能從事飲食業、零售業、運輸業等服務業的工作。這說明,香港存在著結構性失業問題,而且預料短期內有上升趨勢,對勞工市場可能造成一定的衝擊。如何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社會各界均出謀獻策。筆者認為,基於香港現有勞動力素質,為提高香港的經濟實力,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政府應大力扶持和支援新型產業。

製造業乃經濟實力的標誌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是否具有高度發達的製造業,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從香港經濟的發展史來看,以中小型製造業為主的傳統工業,不僅推動了香港工業的發展和整體經濟的增長,亦為社會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對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香港的傳統工業(尤其是中小型製造業)長期處於自力更生和自我拓展的狀態,未能得到政府的足夠重視。特別是面對知識經濟大潮的衝擊,本已式微的香港製造業更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毋庸諱言,本港的勞動力素質決定發展產業仍然應以勞力密集為主。但是,自八十年代香港傳統工業大量北移後,已造成製造業工人嚴重就業不足。亞洲金融風暴更使香港的不少中小企業倒閉或大量裁員,故令香港的失業率持續高企。事實證明,發展製造業對香港的勞工就業和改善他們的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

政府應調整政策有效支援

 眾所周知,發展製造業是一項投資大且回報較慢的艱巨事業,除了靠企業家長期默默耕耘和不懈努力外,亦非常需要政府的有效支援。不少先進國家都在工業政策、規例和機制等方面,致力扶持和發展製造業。當然,傳統製造業的組織結構、製造環境及規模已不能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競爭,需要建立起一種適應市場變化、具有快速反應機制的新模式,才能贏得市場,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從而贏得市場。

 必須肯定,特區政府將創新科技作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是正確的。但是,無論新經濟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傳統製造業經濟,製造業乃是新經濟的搖籃,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方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創新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順利實現第三次經濟結構轉型的過渡,絕不能忽視發展製造業。特別是在經濟轉型的初期,政府更應將扶持和發展新型產業提升到較高的戰略地位上來。

兩地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和結構調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可以說,中國現已初步成為「世界製造業工廠」。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央政府將採取各種政策,加快產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的步伐,鼓勵出口產業的發展,注重提高整個產業的技術含量,並提高深加工產品的質量水平。而香港的企業管理早已同世界接軌,因此可與內地產業加強合作,引進內地的專門人才,共同發展兩地的新型產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這是值得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和機構深入研究磋商的。

 特區政府還應制定長遠而進取的人力資源政策,一方面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同時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就業或轉業的再培訓班,幫助失業和受經濟轉型影響的人士,為新型產業提供高質素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應以實事求是的開放政策,適當的輸入內地製造業方面的專才,以發展香港新型產業。

 可以相信,政府若充分發揮承前啟後的主導功能,推動將高新科技融入香港傳統製造業,加強與內地有關機構的合作,並從人才、資金、廠房用地、稅收等政策方面切實有效地扶持和發展新型產業,香港整體經濟將有望在鞏固舊經濟優勢的同時,實現全面復甦和高速增長,而困擾香港的高失業率隱患亦有望得到根本解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