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1-12] 全球化、中國入世與香港
中國入世首先意味著公平的國際競爭,優勝劣汰,商機固然增加,但競爭亦更形激烈;其次意味著規模經濟在國際競爭中更加重要。因此,特區政府最近亡羊補牢,就粵港合作轉採積極態度,自屬明智之舉……
■鄭宇碩 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
最近數年,差不多所有重要的國際會議都吸引了不少抗議全球化的示威活動,但影響有限,大概示威者也明白全球化的知識型經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意味著他們參與的是一場沒法取得勝利的戰爭,故此悲壯和憤懣的氣氛更甚。
十九世紀初葉歐洲工業革命欣欣向榮之際,亦引起因為工業革命而弄致生計大受打擊者的抗議活動。不到二百年後,全球經濟再度在廣度和深度上大幅度地轉型,生計受影響的人數更多,抗議活動無可避免。
全球化的知識型經濟意味著非常激烈的競爭在全世界的範疇內進行,而焦點在科技的不斷創新與突破。要害是國與國、人與人的差距不斷在擴大,條件不符理想的經濟與個人落伍得很快,淘汰率很高。
在強烈的優勝劣汰的情況下,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在本港穩步上升,從一九七六年的零點四二九升至二零零一年的零點五二五。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去年共有三十七萬多個住戶,大概一百二十五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即平均每月入息低於二千五百五十元),佔整體人口接近兩成,較九六年的一百一十三萬人增加一成。
在香港,非技術勞動力的實質工資過去十多年都在下降;麥當勞的時薪近年跌到驚人的新低。年青人花在學校的年頭越來越長,在四、五十歲時被就業市場淘汰的風險越來越高;因醫學發達壽命延長所需的退休養老儲蓄越來越多。香港的經濟,不再是只要肯做,一定有工作了。
在目前經濟低迷的氣氛下,港府官員常以中國的經濟成就和加入世貿為市民打氣。特首在最近的施政報告中舊調重彈,力言﹁同其他地方相比,香港的確幸運。現在各國的商家都積極爭取到中國開拓業務,香港可說是早佔先機,享盡地利。」
特首雖然用心良苦,但客觀而言,情況未許樂觀。首先中國入世意味著公平的國際競爭,優勝劣汰;商機固然增加,但競爭亦更形激烈。其次,規模經濟在國際競爭中更加重要,而在這方面香港並無優勢可言。
舉例而言,自九五年起,外國銀行在中國開分行最少需要有二百億美元的資產,本港一般中小銀行並不符合要求。同樣,本港的保險公司一般規模較小,亦未能從中國的開放保險市場受惠。
面對上海和其他沿海大城市的競爭,香港在中國對外開放中的角色勢必日漸削弱。香港的最佳前景是:中國市場增長迅速,而香港所佔的份額只是緩慢下降。要是情況相反,那就不堪設想了。
一定程度上,過去本港對與國內合作不夠重視,現在相對實力下調,討價還價能力削弱,早已良機不再了。上海現階段積極拓展與歐美先進國家合作,藉此引進高新技術,香港對上海吸引力有限。廣東仍然非常重視香港,特區政府最近亡羊補牢,就粵港合作轉採積極態度,自屬明智之舉。
特首重視教育,是改善本港競爭力的不二法門,不過不能期望短期內有顯著成效。市民要求政府拿出辦法來振興經濟,亦應該自我反省。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每一個個人、家庭、企業均要重拾信心,擬出本身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