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1年12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1-12-08] 在世貿框架下加強互惠合作

 一個國家而擁有世貿的四個成員資格,亦即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分別作為特別關稅區參加世貿,這種情況絕無僅有。這四個地區雖然分別實行自己的關稅,但是地理的、歷史的、文化的、人文的特別是經濟的相互聯繫非常密切,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在世貿的框架和規則下,形成經濟要素自由流通的結構,形成更緊密的貿易互惠關係,這不僅為世貿規則所允許,而且更體現在一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特殊關係和客觀現實……

■何亮亮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

 在世貿框架之下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以及台灣的經濟一體化的形式,是大勢所趨。

 過去如果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肯定會被認為是不現實、不可行的。但是,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形成了新的大氣候,亦即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區域經濟合作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有效的合作形式,可以說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當代國際最早、最成功的自由貿易區,首推歐洲共同體。現在,歐洲共同體已經發展成為經濟和貨幣聯盟。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峰會確立了在二零一零年發達成員、二零二零年發展中成員實現貿易自由化。一九九四年一月北美自由貿易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啟動。一九九八年四月美洲國家組織決定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爭取在二零零五年啟動。

 在亞洲,中國和東盟在本月初決定十年建立自由貿易區,此一決定,震動了東亞的日本和韓國。韓國總統金大中早已倡議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由中日韓組成,俟條件成熟,再加上東盟;但是日本和韓國要保護本國的農業,未能盡快實現東亞自由貿易區的設想,現在中國和東盟的這一決定,不僅使東京和漢城感到壓力,也引起了華盛頓的關注。美國官方和工商界都有人提議,應該建立中美日自由貿易區,形成橫跨太平洋的世界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在上述自由貿易區的決定或設想中,中國都居於關鍵地位,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經濟在地區經濟合作中的重要性。

 如果說,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還需要十年時間,東亞及中美日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條件尚未成熟,那麼,在兩岸四地都進入了世貿組織之後,在世貿的框架和規則下加強兩岸四地的經貿合作,已是大勢所趨。

 一個國家而擁有世貿的四個成員資格,亦即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分別作為特別關稅區參加世貿,這種情況絕無僅有。這四個地區雖然分別實行自己的關稅,但是地理的、歷史的、文化的、人文的特別是經濟的相互聯繫非常密切,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在世貿的框架下,形成經濟要素自由流通的結構,形成更緊密的貿易互惠關係,這不僅為世貿規則所允許,而且更能體現在一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特殊關係和客觀現實。

 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之間都互為重要貿易夥伴,其中內地經濟總量、人口和國土面積、市場龐大,而且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對外向型經濟的香港、澳門和台灣都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可能面臨蕭條,地區經濟合作顯得更為重要,對港澳台來說,能夠和內地建立自由貿易區,是周邊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優勢和機遇。香港和澳門在政治上都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又都位於珠江三角洲地區,這個地區正在成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在經濟方面,港澳都面臨困難。同時,港澳一直和內地有密切的經濟聯繫,特別是港資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內地外資的首要來源,香港的經濟發展早已在內地實現了投資和產業經營的空間轉移。因此,港澳官方和民間,對於和內地成為自由貿易區,無不贊成。

 兩岸四地在世貿框架和規則下形成更緊密的貿易互惠關係,將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外匯儲備最多、貿易總額居世界前列的區域經濟,而且將是世界上主要的新興市場和製造業工廠,其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的富強,意義無可限量。現在四地之中主要的障礙是在台灣官方,而台灣官方如果不能從台灣經濟和社會的根本利益出發,還試圖「脫離中國」,那麼台灣的邊緣化就不可避免,台灣經濟發展的停滯也不可避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