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27] 環保應與發展取得平衡
■葉上揚
幾個本港的環保組織,包括長春社、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綠色力量等,最近對九鐵由上水接駁至落馬洲支線工程的方案,又再次提出異議,日內將聯署聯合聲明,要求九鐵應提供多個可行方案,供環境諮詢委員會及公眾考慮;並認為繞道在塱原濕地以北的雙魚河架設高架鐵路,則既可避免在塱原地面或地底破壞濕地,又可省回興建地下隧道的額外二十億元的工程成本,可用作保育塱原濕地云云。
九鐵籌劃興建由上水至落馬洲支線的計劃,由來已久,但由於支線要通過一塊面積並不算很大的塱原濕地而備受爭議,引起環保組織和人士的強烈反對,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和資源;還由此對簿公堂,最後經法庭裁決,九鐵終於放棄原來的方案,由原先採用架空大橋通過塱原濕地地面,改為採用地下隧道通過塱原濕地的方案,以減低對塱原濕地環境保護的負面影響。
該隧道方案是根據上訴委員會的裁決,並由董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審議後而採納的一個可行方案。一般地說,已對塱原濕地和附近社區的環保影響減至最低,九鐵當局亦就方案進行環境評估,預計為此要延長兩年時間,至二○○七年才能通車,兼要額外增加投資二十億元,可說已經作了相當大的讓步,並不見環保組織或人士提出反對,現在眼看大局已定又突然提出異議,要求九鐵提供更多方案,再作考慮,重新計議,豈不是有節外生枝,故意糾纏之嫌?!
採用隧道方案,已經拖長了兩年工期,增加二十億元的投資,如果再糾纏下去,重提方案討論的話,不知又要拖到何時何月方能動工,也不知又要額外增加多少投資,延長多少工期,這是根本不符合香港市民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香港整體經濟長遠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開通西部通道,加快港深兩地人流、物流的來往;最近兩地居民要求延長通關、全日開放的呼聲甚高。因為加速開通西部通道,早日全日廿四小時通關,不僅可以使港深兩地的人流、物流暢通無阻,疏通羅湖關口出入境的巨大壓力,而且有利於深港兩地乃至珠江三角洲,甚至整個廣東省的經濟融合和溝通,促進香港經濟的復甦和持續增長。所以落馬洲支線工程早日上馬是有迫切需要的,決不能一拖再拖,一延再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何況,工程一旦上馬則有立竿見影之效,可提供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有助於紓緩當前本港失業率高企,且有繼續惡化的壓力。
市民並不是不支持環保,港府也很重視和尊重環保人士和環保團體的意見,否則工程就不會一拖再拖,一改再改,而且願意延長工期和增加額外的投資。但是必須兼顧兩者之間的利益,必須在環保與發展之間,取得適當而必要的平衡。任何發展固然要作客觀、全面的環保評估,盡量減低——實際上並不可能完全避免對環境生態的影響。但反過來說,環保也不能成為一塊「金漆招牌」,無理阻礙發展的必需;尤其是不能一再違反民意,一再拖經濟發展的後腿,妨害香港整體和長遠的利益。置港人的利益於禽鳥之下,重鳥不重人,尤其是當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是絕對地得不到市民支持的,環保組織和環保人士都務必三思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