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26] 特稿:台灣也須防範極右勢力
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極右派的「國家陣線」候選人勒龐脫穎而出,將與現任總統席哈克雙雙進入第二輪投票。這樣的投票結果讓不少人跌破眼鏡,稱之為法國的「政治地震」,但也讓許多國家心生警惕,紛紛從法國的選舉結果,返回去思考本身的政治問題。
勒龐之所以引起國際關注,是因為他是極端民族主義者、種族主義者。他強調法國優先,反外國移民、反歐元、反歐盟、反猶太。這樣的政策取向,不但跟法國拿破崙以來的自由平等博愛價值格格不入,更與歐洲統合的潮流背道而馳。如果勒龐真的當選總統,而讓法國退出歐盟,將會是歐洲統合之路最大的挫敗。
警惕台聯極端主張
在台灣,這讓我們想到台聯黨。台聯製造政治議題的能力幾乎無人能出其右。為了選舉,台聯可以炒出許多極端的族群議題,飾以似是而非的外殼,去撕裂我們整個社會。「將台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也好,「將故宮博物院改名為福爾摩沙博物館」也好,哪一件不是帶有極端的族群色彩?當社會被一塊塊撕裂的時候,台聯也把自己一步步往政治光譜的極端移動,然後蜷曲在那裡,看著被它挑撥而呈現不安的社會發笑。
這種極端的族群意識,不但腐蝕著台灣社會的寬容,也跟整個全球化與經濟統合的大趨勢格格不入。法國人能對國家陣線的出現提高警覺,我們難道不該也對台聯的極端族群主張提高警覺,全力防止這樣的極端政黨綁架了台灣的發展方向?
可是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政黨,是怎麼出現的?法國分析家認為,這是對社會黨的不滿所致。社會黨總理喬斯潘聲稱走中間路線,但是中間路線卻沒有走出來,中間選民關心的犯罪率升高等問題,他並沒有拿出一個有效的對策。
民進黨應吸取教訓
「中間路線」是現在最流行的名詞。可是「中間路線」卻可能是個空話。在選舉時高舉中間路線,往往無法凸顯自己政黨的特色。以喬斯潘為例,他走中間路線,支持全球化,甚至比右派政府還要賣力推動國營事業的民營化,結果卻遭到左派團體批評,抨擊其背棄左派價值。他在選舉的最後一個禮拜,調整文宣基調,再回到老陣營去拉攏左派選票,但卻為時已晚。這種拿不出施政結果,只會在立場和競選策略上反覆,忽而中間忽而左派,難道沒有一點民進黨的影子?法國社會黨最後敗給了國家陣線,民進黨難道沒有從中學到一點教訓?
(按:本文為台灣《中央日報》四月廿五日社論,本報刊登時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