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2年8月1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內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8-17] 體外培養神經中國告成

放大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專家曹誼林在世界上首次採用體外細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白鼠身上複製出人耳。今次徐榮祥小組的研究成果更是克隆技術的重大突破。

 【本報記者彭凱雷北京新聞中心十六日電】中國科學家利用細胞開展生命組織器官培養獲得重大突破!中國著名生命科學家徐榮祥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今天在此間宣佈,中國目前已經成功在體外人工培養出神經。

國內外未見相同相關成果

 眾所周知,神經斷了不能再生,但徐榮祥領導的科研小組卻利用細胞培養出神經,而且還利用細胞培養出其他組織器官,包括心肌、腎小球腎小管、胰腺、胸腺、腸、胃和毛囊等。

 經權威醫學科技信息檢索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檢索,國內外未見相同相關成果披露。

 徐榮祥教授今天對聞訊趕來的海外記者表示:「我們的科研報告全文將於近期向世界科學界公佈。」業內權威人士表示:「這將是一件震撼世界科學界細胞研究領域的重大事件。因為截止目前,全世界利用細胞開展生命組織器官培養的研究進展緩慢,缺乏突破性成果。」相形之下,徐榮祥不僅在體外培養成功生命組織和器官,而且這些器官的種類和數量是如此之多,足以為人們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生命科學大爆炸的絢麗圖景。

複製奧秘--潛能再生細胞

 徐榮祥的研究成果為人類醫學的未來展示出再生醫學燦爛的前景。它宣告人類從今天開始將可以期望用自己的細胞培養出新鮮的組織器官以替換因疾病嚴重損傷的心、肝、脾、肺、腎等各種臟器,也可以不作替換,直接對病變組織器官進行修復。可以作這樣的預想,糖尿病人可以不用再受時刻注射胰島素之累,而直接修復或更換胰腺;腎衰竭的病人可以不用再為沒有人捐腎而焦急等待,備受煎熬。

 據徐榮祥教授即將公佈的研究報告介紹,這場業已發生的醫學革命發端於對細胞運動規律的深刻認識。徐榮祥領導的科研隊伍最近他發現了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潛能再生細胞。通過對這一細胞活動規律的實驗觀察,科研人員從分子層面上破解了生命延續的秘密。

 徐榮祥的研究報告證實,生命組織中存在再生潛能細胞。他指出,在生命發育成體的過程中,原始和多能的幹細胞在增殖分裂的同時,還產生不再繼續增殖但有增殖再生潛能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各組織器官的發育時參與形成各組織器官,以普通細胞形式存在於組織中;在人體形成後,隨著機體的代謝和功能發揮,組織器官中的功能和架構細胞不斷凋亡,形成空缺。這時潛伏在組織中的潛能再生細胞及時再生複製同種細胞,補充空缺,從而維持組織器官功能和生命的平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