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8月3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8-31] 論壇.港珠澳大橋爭論是好事

 港珠澳大橋爭論並非壞事,如果特區政府能夠「親自」對各方意見進行扎實和深入的研究,對於特區政府制定長遠的經濟發展政策,將有更充分和更清晰的依據;政府如能從有關爭論中探索和建立政府決策的新機制,徹底檢討依賴顧問和諮詢但卻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過往決策模式,將使政府決策與時俱進……

■斯 遠

 港珠澳大橋興建計劃倡議長達十年,近來舊事重提,引起有關財團爭論和各界關注,粵省官員亦加入討論,應該是絕對的好事,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這條串連香港、珠海及澳門三地大橋將成為全球第二長大橋,建或不建,都會對港澳粵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是否需要興建的爭論已經觸及如何發展粵港合作的「核心」及「關鍵」問題,許多財團和相關業界人士都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對於特區政府制定長遠的經濟發展政策,將有更充分和更清晰的依據;第二,特區政府如能從有關爭論中探索和建立政府決策的新機制,徹底檢討依賴顧問和諮詢但卻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過往決策模式,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各方表達意見全面而多元

 港珠澳大橋是否需要興建,不僅涉及不同財團的利益,而且涉及兩地的不同利益。從已公開爭論的情況可以看出,以胡應湘為首的贊成派和以和黃集團董事總經理霍建寧為首的反對派,雙方各有支持和擁護者,各自表述不同的看法和意見,而廣東省的官員也表達了他們的意見。這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對關係港澳粵經濟長遠發展戰略的一次大爭論,財團之間如此高姿態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甚至在用字遣詞上擦出火花,並非壞事,這種爭論比起香港政府慣用的依賴外國顧問公司和例行諮詢的方式所得到的意見,更加全面和多元。特區政府如果能夠根據各方面表達的意見,「親自」進行扎實和深入的研究,並在此基礎上作出決策,對推動粵港合作與香港經濟轉型,對與時俱進地改善特區政府的決策機制,意義都十分重大。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興建港珠澳大橋長遠是需要的,至於是否補貼,仍言之尚早,目前,政府仍然在進行可行性研究。他指出,香港作為華南地區的樞紐,與其他周邊地區在物流和人流的交通暢順很重要,而現時唯一接駁珠江西部的只有水路,因此建橋是有需要的。特區政府的這種態度,是一個明顯的進步。如果能夠在興建港珠澳大橋的問題上不依靠顧問公司「親自」進行可行性研究,將是特區政府決策的一個新里程碑。

 按照政府過往的決策模式,不僅是遇到疑難,而且連一些本來屬於政策局和部門份內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動不動就先出重金請顧問公司做報告。一些外國顧問公司既不了解香港情況又沒有資料,反過來要向港府索取資料和了解情況,變成「外行求教內行」,兜一個大圈顧問報告才出來,然後政府又要進行諮詢,往往是歷時數月詢諮之後,政府的決策沒有下文。這不僅造成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而且使納稅人的錢花得十分冤枉。此外,在許多關係到香港長遠發展以及涉及兩地關係的敏感問題上,特區政府不是「親自」進行可行性研究,而是動輒依賴外國顧問公司,變成讓外國顧問公司規劃和治理香港,無形中將「港人治港」變成了「顧問治港」,有將香港的高度自治權和根本利益拱手讓出之嫌。香港有「顧問天堂」之稱,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現象。

依賴顧問和形式主義諮詢的弊端

 顧問公司索取薪酬是天文數字,開天殺價之下,政府也大慷工人之慨,令納稅人十分痛心。一些花費了重金的顧問報告,出來之後廢置不用便是先例可循,例如香港醫療部門聘請哈佛大學專家研究香港的醫療服務,報告出來之後又廢置不用或不想採納,白白浪費金錢。明明是許多政府部門、機構和官員份內的事,亦統統推給顧問公司代勞,花納稅人金錢一點不心痛。例如,積金局總裁一職的薪酬水平,竟也以一百多萬元請顧問公司「研究」,如此豐厚報酬是否引來顧問公司投桃報李,研究出積金局行政總裁高達四百廿六萬元的年薪?又如,香港飛龍標誌的設計,竟用去費用九百多萬元,是否物有所值?是否人才濟濟的政府竟無人做此類工作?這些問題令人匪夷所思。

諮詢機構及人員重疊

 政府的諮詢機構,還存在機構重疊和一些人士太多公職在身的情況。政府的六百三十四個機構中,有五十七個出現職能重疊的問題。在五千多名有參與諮詢及法定組織的人士中,有一百八十名參與超過六個或以上的組織,而參與三至五個組織的則有七百五十人,有的人士更分別參加十多個諮詢組織。政府的委任集中在某些人身上,未能廣泛聽取各界意見,而且如此「一身多任」,他們縱有三頭六臂,也分身無暇,如何能對政府提供有價值的諮詢意見?政府規定任何人士只可被六個政府諮詢組織委任,及任期不可多於六年的「六•六」規則,為何不能執行?此外,約一百五十個諮詢組織沒有明確的成員申報利益制度,這樣如何避免他們提供的諮詢意見存在利益衝突?

 特首董建華曾在連任大會上,承諾會檢討現時政府的諮詢機制。諮詢機制是政府決策機制的重要一環,市民希望,在問責制實行的情況下,政府如能從有關港珠澳大橋爭論中探索和建立政府決策的新機制,徹底檢討依賴顧問和諮詢但卻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過往決策模式,政府的施政將會出現與時俱進的新氣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