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9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09-05] 二十四小時貨運通關勢在難免

■程國灝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會長

 由於香港與內地之間尚未二十四小時通關,使本港貨運業流失部分生意,致使部分貨源流到深圳港。經濟發達地區(美加之間、歐美各國之間、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普遍都推行二十四小時通關,只有內地與香港之間沒有,這是不合理的。通關擠塞已成為兩地經濟聯繫的「瓶頸」,大量貨物堵塞在邊境,增加了兩地的成本,甚至影響了經營。

拖延不決流失貨運生意

 目前珠三角的製造業已經可做到二十四小時運作,港深口岸實現二十四小時通關,香港就可以大幅增加經濟活動,扭轉衰退和萎縮趨勢。香港由於工業已基本外遷,全港的經濟發展重點已放在服務業上,以出口及貨運為依托的物流業已成為香港經濟的命脈之一。現時全球競爭激烈,經濟活動周期越來越短,客商落單、收貨、結算的時限越來越緊,香港如果在二十四小時通關的問題上拖延不決,本港貨運業的生意就會不斷流失,香港貿易中心和物流樞紐的地位也難於維持。

 粵港物流業相互依存,兩地的貨物進進出出,是香港的物流業的主要經營依托,而這些經營者均是中小型企業。近十年來,隨著珠三角鐵路公路網絡的改善,以及兩地港口、機場的激烈競爭,導致香港的物流業、運輸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加強兩地物流業合作,實現通過改善基建配套而使粵港間貨物的進出和分流更為暢順,從而令香港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得到改善。

有名無實導致大排車龍

 有人認為二十四小時通關將增加運作成本,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的確,香港本地的經營成本,仍高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水平,競爭力正逐步下降,物流業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深港能盡快實現二十四小時通關,香港不僅可以拓展經濟活動的空間,有利於物流業發展,而且長遠也是增加就業的出路之一。再說,香港可考慮將海關與人民入境事務處的驗關關係合二為一,從而節省運作人手及節省成本,並減少過關時間。政府投入數以十億元計資金發展第五通道固然必要,但加快現有通道推行二十四小時貨運通關,更能突出成本效益。

 港深二十四小時通關從人流方面來看,需要添加大量人力物力,而真正會利用深夜和凌晨這段時間過關的人不多,所以港深二十四小時通關在疏導人流方面,作用不大。但是貨運通關則不同,現時可讓貨車橫跨香港與內地的跨境通道,只有落馬洲、文錦渡和沙頭角,這三個口岸卻經常出現擠塞,每天都有數百輛貨櫃車因為深夜到達關口,不得不滯留深圳一夜,到翌日清晨過關,這種情況拖慢了兩地之間的物流效率。關口每日都出現車龍,是因為現時所謂二十四小時貨物通關有名無實,通道開放非常之少,形成查貨輪候時間甚長,午夜後到關的貨櫃車,往往要等上四、五個小時,只有不載貨的車輛才可利用「吉(空)車通道」通行無阻,結果絕大部分載貨司機要等翌日早上才能過關,成本自然大增,因此實行二十四小時通關的措施將在所難免。當局還應著手研究,一旦實施二十四小時通關後,鐵路及其他運輸工具等的配套安排,包括研究放寬巴士、小巴及的士駛往羅湖禁區的政策,等等。

 香港與廣東要繼續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不可阻擋的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鍵,是消除政策的障礙,使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整個區域內雙向暢通流動。港深口岸實現二十四小時貨運通關,是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需要,勢在難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