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8] 北上熱潮促進兩地融合
九十年代後期開始的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不但持續發展,接踵而來還可能有北上就業、居住的潮流。這為香港與深圳以至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融合提供了新動力,也反映了粵港邊界進一步淡化的新形勢,其長遠影響不容忽視,因此總結及展望北上潮流甚有必要……
■凌昆鳥 經濟研究員
據城大去年調查顯示,港人北上消費每年已近二百億港元。九成港人每年至少到深圳消費一次,四成多則至少每月一次,消費者以較低收入群體為主。除數量巨大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上消費的一些轉型趨勢,包括:
北上消費已轉型
(一)北上購物的吸引重點漸由廉價轉向良好服務。調查顯示只有約三成人為廉價而北上購物,卻有四成多認為內地服務態度好,花費雖少仍可得到殷勤招待。事實上香港的物價受北上消費壓力已持續下降,有調查更顯示個別項目還低於深圳水平。故今後港深間對吸引購物者的競爭重點將由價格轉向服務和物品質素。
(二)北上消費增長重點由購物轉向個人服務如文娛體育、飲宴、度假消閑及保健美容等。內地在服務方面的價廉物美、款式多樣等優點同樣突出,而香港以減價來增強競爭的彈性更少。
(三)個人服務由上述消遣型向較高層次的人力資源增值型擴展,包括提供教育培訓及醫療等改善個人質素的服務。在教育方面,北上就讀大學和到企業實習的港生日多,有的港人還趁假日或周末到內地參加各類培訓班。學童教育亦提供廣大市場。目前港府估計有超過二千學生每日過關回港上課,比九九年上升過倍;深圳政府亦估計有二千港生就讀當地學校。深圳還計劃增建港生專門學校,並由小學擴至中學。同樣,若深圳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也可開發港人的醫療療養市場。為推動面向港人的服務發展,內地可一面放寬港人投資限制及聘請港人管理,另一面可依托港人聚居的屋苑、小區來佈置有關設施。總之,服務業市場在港人北上就業及移居增多的推動下前景不弱。
北上居留和就業趨勢開始
北上就業或居住日多也帶來了港人在珠三角置業熱潮。按市場調查估計,今年港人將花百億港元在內地購置二萬單位,升幅約二成。所購單位數已直追在本港購置者。據港府估計已有四萬多港人移居北上,另有市場估計約六萬港人已在深圳置業,而在兩年內有意置業者更高達三十多萬。北上就業者的置業需求日大,已佔港人在深圳置業數量一成多,並令港人置業群體有年輕化及資歷上升的趨勢。除來自移居、就業及度假等原因的自用性置業外,港人已更多以投資為到內地置業目的,所佔置業總數比例已超過一成。近期香港樓價看跌而內地樓市趨旺,且二手市場和物業管理等漸有改善,都令投資內地房地產的興趣增加。
港人在內地居留置業自會推動北上消費深化發展,而消費服務又因需求上升而更趨完備,形成北上居留、消費良性互動。特別是當內地更多教育醫療服務能達到港人要求時,將令北上居住和就業的吸引力更大。
港人的邊界意識淡化
在最近一個研討會上台灣的章孝嚴先生指出:即使未有三通兩岸的經貿活動已日漸融合,但更值得注意者是台灣人在大陸居留數目日多,人員及郵電來往數量巨大,均顯示兩岸社會融合亦已開始。這在陸地相連,早已三通的粵港兩地間必會發展更快。兩地社會融合已隨港人的北上浪潮啟動,並將促使經濟融合深化發展。這趨勢還有更深遠的意義:除帶來兩地經濟上邊界分隔的淡化外,也反映了港人對邊界的意識或觀念的淡化。北上消費表示不少港人已把深圳等地當成香港部分,與港島居民到九龍消費無大分別。北上就業及移居則表示邊界意識的淡化又進一步,由消費消閑擴闊到工作、居住,由生活部分到幾乎全部,更全面的把深圳等地視為香港部分。從很長遠的角度看,社會融合將令兩制的分隔淡化而一國的聯繫強化。這或許就是「一國兩制」模式的必然出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