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0-19] 論壇.發揮香港優勢 加強兩地聯繫

放大圖片

 梁錦松:我們必須深刻認識香港的優勢,把香港的潛力作最大限度的展現。

 香港目前經歷的經濟轉型,比過往的轉型更深刻、更自覺,我們清楚知道出路在什麼地方,目前有兩點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集中力量發揮香港的所長,以及加強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的聯繫……

■梁錦松 財政司司長

 「一國兩制」下,我們更加認識香港的優勢。《基本法》在香港實施至今超過五年。五年前停留於紙上的文字,至今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了《基本法》的保障,香港市民享受到「一國兩制」所帶來的好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五年並不平靜,尤其是在經濟上我們遇到頗多波折,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對在全球化和知識型經濟之下香港所享有的獨特優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基本法》在總則中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據此,《基本法》在第五章「經濟」中,用三十一項條文,分四節詳細地就經濟的重要領域作出了規限,使香港的財政、金融、貿易、工商業、土地契約、航運和民航的運作都有了明確的指引。

香港不得不面對轉型

 3.按照《基本法》的規定,我們財政獨立,有自己的稅制,自行制定貨幣金融政策,不實行外匯管制,外匯基金由香港自行管理,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並作為單獨的關稅區參加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性機構。這些都是香港繼續以其獨特地位屹立於世界經濟舞台的基礎。有了這樣的保證,香港才能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商貿中心、航運與空運樞紐和物流中心的位置。

 4.五年來,我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困難。外圍,有亞洲金融風暴的襲擊,世界主要經濟體系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經濟放緩,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推動了地區分工,以至美國「九一一」事件的衝擊。內部,有泡沫經濟爆破,房地產市場萎縮,通縮持續,還有最令人擔憂的失業率高企。這些困難,有些現正逐步改善,有些仍然在困擾著香港市民。

 5.在這些困難的作用下,香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經濟轉型。

兩方面必須做的工作

 6.經濟轉型對於香港市民來說並不陌生。戰後以來,大概每隔一二十年,香港經濟就要經歷一次大的轉型。這次轉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比過往的轉型更深刻,也更自覺地進行。我們憑著「一國兩制」方針賦予的方便,加上香港本身從自然地理和傳統積累而來的優勢,清楚知道出路在什麼地方,並且正一步一步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

 7.有兩點是香港可以做而且必須做的:第一,是集中力量發揮香港的所長;第二,是加強與我們的腹地、中國內地,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聯繫。

香港具有四點優勢

 8.香港的優勢集中起來說有四點:一是地理位置,二是制度完善,三是人才薈萃,四是商業基礎雄厚。我們必須深刻認識這些優勢,知道我們在這些優勢下有什麼值得發揮所長,然後把香港的潛力作最大限度的展現。

資金樞紐

 9.香港應當成為資金的樞紐。香港的金融業有很大的優勢,外匯、股票、銀行等業務都世界有名,服務整個亞洲。大部分國際銀行、證券行都在港設立亞洲總部。香港近來更成為內地企業重要的融資中心。在二○○○年,內地企業在香港市場集資超過四百四十億美元。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的一個好處,是通過香港健全和成熟的制度,與國際接軌,加強投資者的信心。香港也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門戶。可是我們不能自滿,而必須設法進一步提高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必須要做的,包括增加流通量、加強企業管治、完善市場制度、和發展金融基礎,這都是我們正在努力進行的。

工商業支援服務樞紐

 10.香港應當成為工商業支援服務的樞紐。這樞紐吸引了眾多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自九七年以來,這些地區辦公室增加了三分之一,達三千二百多家。香港雄厚的商業基礎靠多年積累而成,這些服務——無論是製造業服務還是專業服務——很大程度上是外向的,為外向的經貿服務,其中主要是同中國商貿有關。這種服務其實又是雙向的。我們常說,香港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意思是說,外國企業可以借助香港進入中國市場,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事實上,香港也是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理想平台,越來越多有意借全球化浪潮走出國門的中國內地企業,已認識到香港可以提供的服務。香港這個雙向中介角色的潛力,仍有待充分發揮。

物流樞紐

 11.香港應當成為物流的樞紐。無論海陸空,香港都已建立了強大的物流基建,香港的貨櫃碼頭和國際機場的貨物吞吐量都是世界最巨大的,我們還在整合海陸空的運輸模式,務求以多式聯運提高效益。

人流樞紐

 12.香港應當成為人流的樞紐。香港一向對世界開放,外地的商人和遊客都可以自由到香港做生意和旅遊,但長時間以來,由於歷史的原因,內地居民來香港有很多限制。香港作為中國的重要城市和亞洲的國際都會,必須讓各個地方的客人自由來往。中國內地是香港的最大市場,方便內地居民來港經商和旅遊顯得特別重要。令人高興的是,在中央政府的密切配合下,內地居民來港的政策已得到放寬,使內地旅客今年的來港人數大幅增加。

薈萃人才

 13.人流樞紐的另一層意義,是薈萃人才。香港本來就是匯才之地,他們不但有不同的專業和技能,而且都善於應變,貫通中西。為了明天的發展,香港有需要吸納更多的人才,要自己培養,亦要從外納賢。世界未來之爭,是人才之爭。歐美發達國家深明此理,早就展開人才競爭。香港彈丸之地,最大的資源是人才。在新世紀的人才戰中,香港決不能落後。

信息樞紐

 14.香港應當成為信息的樞紐。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對信息的流通量和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香港能成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信息自由流通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香港事實上已成為亞太區的廣播樞紐,香港的地面、衛星及有線廣播營辦商通過一百七十多個頻道,提供各種類型的廣播服務。一百二十多個國際傳媒機構在香港設立辦事處。

新意念薈萃之地

 15.信息樞紐也是新意念薈萃之地,是創新之地。香港各行各業的創新層出不窮,除了因為有敢為天下先的人才之外,是因為這裡有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意念在這裡碰撞、交融,不僅是東西文化匯合,還有古今、南北、中外信息、意念的互相激發。我們應當大力推動這種文化交流,通過它追求創新和卓越。

加強與腹地聯繫

 16.我們當前還要做的,是加強與我們的腹地、中國內地,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聯繫。

 17.香港作為一個地區的國際性的樞紐,必須與周邊地區保持緊密、暢通的聯繫和流通。周邊地區中,與香港關係最密切的就是珠江三角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已搖身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中心之一,它的生產總值(連同澳門),大概相當於愛爾蘭或新加坡的規模。把香港也計算在內,力量就更大了,規模超過瑞士。

珠三角市場潛力巨大

 18.我認為,香港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把香港的優勢和珠江三角洲的巨大潛力整合起來,以在全球競爭上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我們常說,中國是世界潛力最大的市場;我們也應該知道,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市場中潛力最大的市場,是市場中的市場。這源於這樣一個事實:中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十個城市中,有六個位於珠江三角洲,而且佔頭五位的都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它們是深圳、東莞、珠海、廣州、佛山和中山。

整合不能放棄香港特點與優點

 19.但是我要強調兩點。第一,我們是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加強與內地,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整合。我們的最大力量,源自我們與其他內地城市之異,而不是我們與他們之同。我們在這過程中不能放棄我們的特點和優點,例如國際化,而且要有意識地予以加強。第二,我們在追求每個目標的過程中,要時刻記著追求卓越,就是要做到最好,使香港成為各領域中的地區之首,國際之首。

信心基於對實力與優勢的認識

 20.五年來的經濟波折,使香港市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不過這些衝擊和考驗,也使我們對香港的本質、力量、特點和優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信心不能是盲目的,要基於對自我實力、優勢的認識。因此,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深信,前路的崎嶇,定可踏平。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