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3] 五原則檢討環保工程 放大圖片
吐露港公路部分已建的隔音屏障被指有礙景觀。(李志樑攝)
港府今後決定根據五大原則,檢討環保工程。由於收到大量的投訴,吐露港公路部分隔音屏障的安裝工程,已決定暫緩興建……
【本報訊】(記者 甄健輝)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透露,由於收到很多市民投訴,不滿隔音屏障阻礙了海景,政府經檢討後作出決定:吐露港公路附近計劃用於興建住宅的地段暫時取消安裝隔音板的工程,只留下地基,在有需要時再加建隔音屏障。
吐露港公路隔音工程是政府在九九年工程開始時決定興建的全港最大規模的隔音屏障。全長九公里的工程,至今已完成四成,其餘六成只欠未安裝隔音板。
廖秀冬稱,因應今次事件,政府已制訂五項原則,包括彈性執行消減噪音規定,密切留意受噪音影響區域規劃的轉變,選擇最適當的消減噪音措施,考慮興建隔音屏障的經濟效益以及隔音屏障應配合附近景觀,以檢討全港所有道路噪音對居民的影響,以及對隔音屏障的需求。
執行環保條例欠彈性
據了解,當局之所以作出這項決定,是認為以往政府部門執行有關環保評估的條例時可能欠缺彈性,因而出現了一些為環保而環保、完全沒有考慮實際需要和成本效益的項目。現在,政府希望藉著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的重組,改變原有的做法,在工務工程進行前一併考慮上述的五項因素。
在昨天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位議員批評政府在今次事件上欠缺詳細的諮詢。港進聯的朱幼麟更形容隔音屏障是「豬八戒」,醜化了吐露港的景色。民建聯的劉江華批評政府事前沒有諮詢公眾,做法愚蠢,「錢投下去了,但人就不領情,亦沒有多謝」;他建議政府可改用透明的隔音板,取代現時有顏色的隔音板。
廖秀冬稱尋求改善
廖秀冬回應時稱,現時已不想批評愚蠢或醜樣,這些都沒有建設性,目前希望能重新評估並尋求方法改善,希望聽到議員的意見。
署理路政署署長麥齊光稱,諮詢時收到贊成及反對的意見。他指出,由於要尊重合約,已購買物料的費用已不能節省,可以節省的只有安裝費用。整項工程費用預計要動用一億四千萬元。
港府依五原則檢討環保工程
1.彈性執行消減噪音規定。
2.密切留意受噪音影響區域規劃的轉變。
3.選擇最適當的消減噪音措施。
4.考慮興建隔音屏障的經濟效益。
5.隔音屏障應配合附近景觀。
計劃安裝隔音屏的道路
當局在2000年底計劃斥資23億4000萬元,於10年內在以下29條道路加建隔音屏障
象鼻山路、將軍澳道、屯門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三聖墟段)、屯門公路(青龍頭段)、青荃橋、大涌橋路、寶琳北路、車公廟路/紅梅谷路、馬鞍山路、車公廟路、楓樹窩路、沙田路、寶寧路、順利𡧛道、觀塘繞道、田心街、源禾路、將軍澳道天橋、西九龍走廊、香葉道、完善路、媽橫路、秀茂坪道、大埔道、柴灣道、青山公路(屏山段)、、青山公路(洪水橋段)、鴨减洲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