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05] 建大橋促融合 化危為機

 政府下一步要吸引「財富5000」企業以香港為營商和安居之所,並在珠三角設廠生產,落實此構思關鍵在於加強粵港融合。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致力提升粵港融合的軟件,並以財赤危機為改革契機,大刀闊斧改革體制……

■田北俊 自由黨主席

 明年一月,特首將會宣布其第二屆任期的首份施政報告,勾劃香港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這份文件之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朱鎔基總理早前到訪,除了為香港人「打打氣」之外,也一針見血分析香港的定位。朱總理下令內地各部門全力配合香港,加快粵港融合,顯然看出加快融合對本港有很多好處。

關鍵在加強融合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最近發表,「財富500」的企業,大部分都已在香港建立據點,政府下一步是要吸引「財富5000」的企業到來,在珠三角設廠生產,並以香港為營商和安居之所。這個構思若能落實,當然對香港經濟發展很有幫助,但關鍵仍在於加強融合。否則兩地壁壘重重,外商怎會選擇在香港建立據點呢?

 要加快粵港融合,必須強化「硬件」和「軟件」。「硬件」即基礎建設,現時最逼切的問題,就是盡快興建港珠澳大橋,打通香港、澳門、珠海和其他廣東省西部城鎮的聯繫。至於「軟件」,則是一些政策和配套設施。

建大橋時機成熟

 興建港珠澳大橋,不但有助本港各行各業加強與內地溝通,個別行業如物流和旅遊等等,更可謂即時受惠。這個建議其實經已提出多年,只不過因為各地對於選址、建橋方案和融資等各項問題,一直未有共識,以致遲遲未能落實。

 不過,經過多番醞釀之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港澳兩地的行政長官分別明確表態支持,朱總理訪港時,更加承諾中央會協調加快有關研究步伐。

 既然現在已有不只一家公司表示有意建造大橋,港府也毋須憂慮建橋須動用龐大儲備,導致財赤惡化。

提升融合軟件

 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致力提升粵港融合的「軟件」,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邊境擠塞。政府應該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逐步落實二十四小時通關,並改善口岸設施。長遠來說,應研究落實「一地兩檢」。

 此外,自由黨希望,明年的施政報告能夠表現領袖的氣魄和承擔,果斷地改革政府體制,重新體現小政府優勢。

 政府可以透過出售地鐵、九鐵、機場和隧道等資產,推動私有化,落實體制改革,既可以獲得可觀收入,紓解財赤,又能夠重新體現「小政府」的優勢。

表現領袖氣魄和承擔

 此外,政府應大力加強公私營合作,尤其是一些大規模的基建,可以考慮採用「建造、營運及移交」(BOT)模式,以減省官僚程序,縮短工程動工的時間,在更短時間內創造投資及就業機會,刺激市場活力。

 總括來說,政府應該視當前的財赤危機為改革體制的契機,大刀闊斧改革體制,吸引資金和人才來港,重振市民的信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