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2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2-12-11] 羅范椒芬,好呀!

■陳雲生 屯門區議員

 上周六讀報,看見《羅范椒芬:我願意帶頭減薪》的標題特別吸引,讀後也使人聯想多多。

 「九七」前,港英殖民統治者刻意炮製泡沫經濟,盲目地給公務員年年加薪,以突出其「光榮撤退」,粉飾殖民統治香港這塊「屬地」的業績。由於政府帶頭加薪,私營機構也須跟隨,結果運營成本猛增,迫得大多數製造業須將生產線搬遷往薪酬低的內地甚至東南亞,釀致許多產業工人失業,社會消費通縮。

 港英當局為了討好人心,撤退前特意制定了公僕調升薪酬的機制,造成沒有管理經驗的香港特區政府於前兩年也勉強給公僕加薪兩次,共超逾一成。結果,統計顯示,公僕與公營機構員工的薪酬支出,已佔政府開支近百分之七十,六年下來便增逾了五成。政府的開支佔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三,遠遠超過百分之十六的安全線。個別部門,如醫管局拚命地提升顧問醫生職銜,月薪十多廿萬的顧問醫生名額,也自一九九○年起狂加了超過一倍半,造成該局薪酬開支佔總開支的八成,赤字好幾億元,只好向病患者增加收費來填補。

 幾年來,政府靠賣地的收入急劇減少,使到今年度的財赤將超過七百億元。這幾年,由於受到外圍經濟滑坡的影響,私人機構盈利減少,早已通過減薪來達到收支平衡。只是公僕中一些人,「減一毫子也不得」,還要告政府「違法」,還說「拿公務員開刀」,真是強詞奪理。

 第二屆特區政府高官實行問責制後,羅范椒芬已從教育統籌局局長一職下調為該局的常任秘書長,她無怨無悔。日前她更在一公開場合表示,現時政府財赤問題嚴重,大家應該共渡時艱。而就她個人而言,如果大家一致認同首長級官員要為減薪起帶頭作用,她願意減薪。其言其行,令人敬佩。結果在同一天行政長官董建華召開的一百二十多名首長六級以上官員共商解決財赤的擴大會議上,幾乎所有問責制局長以上官員都表示願意減薪,與廣大市民同舟共濟,齊渡時艱。

 最近,希望公務員減薪、裁員的呼聲越來越大了,連香港工業總會、總商會、中華總商會及中華廠商會代表與財政司長討論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時,也有商會表示,可以接受稍為增加利得稅,但政府要先削減開支,包括公務員人手與薪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