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23] 也文也武:首吃滿漢全席
韋基舜
報載本港有人結伴往內地,花了三十六萬吃滿漢全席,其中有什麼「鯉魚鬚」云云。近年來,有些人故弄玄虛,替滿漢全席菜譜巧立名目,令人捧腹。傳說中,本港首次吃滿漢全席為清末大臣李鴻章訪港時盛宴,此事未見有史冊記載,僅為坊間相傳而已。
據我經歷,戰後本港首次滿漢全席為一九五八年,由東華三院戊戌年總理設於大同酒家。當年我少不更事,有幸參與,正如王勃所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可惜自己沒有寫日記習慣,未將當年盛事及菜譜記錄,僅留存一幀與邵氏父子公司邵h人、西服大王李維鼎在「看飽v前三人合照。今見談及食滿漢全席,皆言氣氛排場,惟僅以大半天時間便吃完「全席」,所謂氣氛排場,亦想當然而已。
昔日滿漢全席,筵開數天,設於大庭院。賓客過府而來,吃罷首頓,主人家總不能讓賓客打道回府,待開飯時再臨,乃設有客廂供休息、更衣(舊日如廁稱為更衣,今所指為易裳)。赴席賓客注重禮儀,吃罷一頓,便更換另服,稍息於庭院,小橋流水,棋琴詩畫,悠然自得,及再進食,又再更衣進席。由於連吃數天,總不會來來去去也穿著這一兩襲衣衫,乃有侍僕相隨,攜同多襲服裳隨時更替。今見之滿漢全席為圓桌,圓桌為民初才流行。昔日用的是八仙檯,八仙檯為方桌,每邊坐二人,四邊共坐八人,故稱八仙檯。食滿漢全席為「開口席」,正中一桌只坐二至六人,兩側各桌則坐二人,均面對中央吉地,觀看歌舞表演,無須轉身。進菜時,經「贊菜(介紹)」當眾過目後,於席側分菜,每人一碟,置於面前享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