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1-28] 生活語絲:深刻印象

吳康民

 一九二五年,父親擔任汕頭市第三小學校長,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母親也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她不像一般家庭婦女那樣相夫教子,而是經常接待來往的革命同志,許多人都親切稱她做「大嫂」,許多學生家長,也樂於來與她商量家事。

 二七年反革命事變,母親變成一位逃亡者的家屬,她到處奔波,讓父親隱匿於市郊的村落,後設法為裝成富商的伍先生買船票,讓他與父親去香港,然後帶我們三兄弟回家鄉惠來。

 記憶中母親很照顧父親的革命朋友。我們在香港深水步居住時,只租住一間大房,但時有落難的戰友來借宿,她也很樂意在大床前讓戰友打張帆布床就睡,小小的我就只好睡在地板上。

 當年我家很窮,只靠父親在報紙上寫專欄得點微薄稿費來維持生計。有時要等發稿費才能開飯,以致不時不能依時進餐。母親又怕寄食的戰友誤會討厭他,又怕餓壞了自己的寶貝兒子,常常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給兒時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母親去世已六十六年了,她就葬在羅湖的金塔墳場上。幾年前我給她修了一個新墳,並嵌上她的瓷像。每當掃墓看到她年輕的樣貌時,就勾起兒時不太多但卻深刻的回憶。我又把母親僅存的三張照片,刊印在我的一本《七十自選》的選集裡,留給子孫們認識這位從未見過的祖母和曾祖母。但他們卻不知道,這位祖母和曾祖母,卻還是幫助祖父和曾祖父革命工作的得力助手呢。(「母親」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