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28] 俗語趣談:咕哩
解釋:
苦力,以勞力換取酬勞的人。因為當年一般人看不起苦力,因此使用「咕哩」一詞往往帶有貶義。
用法:
——媽媽:「阿仔,你唔用心機讀書,將來實做咕哩!」
——請幾個咕哩來抬走雜物。
咕哩這一行已日漸式微了,現在很少用人力擔抬了。
來源:英語中有Coolie一字,解作苦力。Coolie有兩個來源:其一來自Kholees或Kolis,即印度人稱印度半島北部身份卑下的拉其普特人的用語;其二來自Kuli,是南部泰米爾語,是薪金的意思;同一字在土耳其語解作奴隸。那些解釋伸延到出賣體力、勞力謀生的人,按照百年前的社會階級分野,是低下的勞動階層。究竟是Coolie先出現還是苦力先?是英文對苦力的音譯,還是粵語對Coolie的音譯?這問題一時難有定論。
(本文由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網上學習」供稿。該節目由劉天賜主持。詳見: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autin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