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5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05-28] 專業人語:依存非依賴

林學甫

 香港經濟如何走出困境?許多人都說要靠加強粵港合作,因為兩地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對此,筆者認同。但如果將「依存」理解成「依賴」,本人就不贊成。不過,將「依存」理解成「依賴」的思維又確實存在。

 以製造業為例,他們就認為應該讓廣東去搞,香港則應該放棄。其道理說起來也是冠冕堂皇,頭頭是道:香港是國際著名的商業中心,港人懂英文,國際關係廣,會做生意,應該發揮所長。

 人為地將廣東和香港進行分工,叫香港不搞製造業,是一種計劃經濟的做法,連過去長期奉行計劃經濟的內地,都已經拋棄了這種過時的思維。廣州市的領導人都說,他們都不會、也不可能要內地其他城市做甚麼,不做甚麼。我們香港為何要自動獻身,做計劃經濟的奴隸呢?

 香港將製造業拱手相讓,自動放棄,但依靠製造業就業的打工仔怎麼辦?他們全都可以到廣東去打工?在香港依賴製造業生存的相關行業又怎麼辦?都到廣東去?香港唱「空城計」?這當然行不通。社會上對製造業有不同的看法並不可怕,最怕的是政府的決策官員有這樣的思維。

 業界要搞製造業,實際上是「唯政府馬首是瞻」。沒有政府發展製造業的政策,缺少政府的支持,商界人士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獨撐大局,去搞製造業?令人擔心的是,政府排斥製造業的政策思維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這種狀況需要盡快改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