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17] 西貢往灣洲尋瀕危蜻蜓 放大圖片
伊中偽蜻——雌蟲。(相片由漁護署提供)
本報記者 羅敬文
「香港蕞爾小島,在地圖上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點,但在那成千上萬的石屎森林背後,卻擁有逾百種『有翅的寶石』:蜻蜓。憑著牠們晶瑩剔透的雙眼,在展翅高飛時,有如插上翅膀的寶石,在空中盡展美姿。」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主任譚子慧在帶領傳媒往西貢和往灣洲「尋蜻蜓」時,興奮地介紹說。
在這裏,人們可以發現廣瀨氏妹蟌、斑灰蜻這兩種全球瀕危的珍貴蜻蜓:廣瀨氏妹蟌體形細小,只有兩厘米,其胸部背面有兩對明顯的青蘋果綠色斑點,有「四筒」的稱號。擁有大肚腩的斑灰蜻,其腹部的背腹十分腫脹,然後突然轉為修長,胸上有很粗的黑色條紋;成年的雄蟲身上披有藍色的粉末;而雌蟲或未成年的雄蟲則呈黃色、累色和褐色。「有不少珍貴的蜻蜓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欣賞珍貴的蜻蜓品種,就不得不前往較偏遠、污染較少的地方!」譚子慧笑說。例如上述兩品種的蜻蜓,喜歡在「要少少鹹,又唔好太鹹」鹹淡水交界的沼澤地居住;其中斑灰蜻的要求更高:喜出沒於紅樹林一帶,而海水則要隨潮漲時徐徐地循蜿蜒的河道帶進沼澤地,又要有大量溪水沖積。在往灣州,還居住著香港特有的蜻蜓品種:伊中偽蜻。牠們的胸側有許多黃色的斑點。譚子慧笑說,「由於這品種是由高級漁業主任韋敬輝首度發現,他便以其囡囡的名稱ellenae命名;有時候在郊野看見伊中偽蜻時,便說『𦬓度有韋敬輝個女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