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7] 文匯論壇.重振工業 推動就業放大圖片
CEPA有利重振香港工業,推動本地就業。圖為將軍澳工業區。(資料圖片)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
CEPA是中央政府對處身困境中的香港的重要支援,其中零關稅是國家在損失350億國庫的情況下協助香港經濟復甦的重要措施。如果香港能把握此一寶貴機遇,相信是有條件改善目前的經濟困局及結構性失業問題。
一、制定工業政策、以工代賑解決失業問題
單靠服務業提供的就業機會並未能吸納過去從事製造業的勞動力,因此,香港在發展金融、旅遊、物流等服務業經濟的同時,政府亦必須制訂一套工業政策以發展本地工業。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認為,政府應利用CEPA所帶來的新機遇,發展多元經濟結構,重振香港工業,扭轉經濟過分倚重服務業的弊病;扶助中小企發展,推動本地就業,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我們絕非認為CEPA是萬應靈丹,能令本港傳統勞動力密集的工業「重生」;然而CEPA確實能為本地工業帶來新的機遇,例如名牌產品、首飾加工等。這些工業的新發展路向,正好為創造就業、紓解經濟民生困境、穩定當前整體社會局勢踏出重要的一大步。因此,政府必須為香港制定合適的工業政策及提供稅務優惠,利用工業政策、以工代賑等措施為香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反對「1拖3」輸入外勞
對於部分廠商提出必需要「1拖3」輸入外勞(即聘請1名本港工人可輸入3名內地勞工)才可吸引他們回流或在本港增設工廠,本委員會認為在香港失業率持續高企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輸入內地勞工的必要,亦違背簽訂CEPA以振興香港經濟創造就業的目的。但是,考慮到本港製造業在過去十多年的停頓發展,導致部分製造業未必有足夠合資格的技術工種工人的實際情況,我們並不反對在勞工顧問委員會的監管下,輸入臨時性的技工。不過,與此同時,政府必須加強培訓,在2至3年間培養出本地合適人才,屆時有關申請便應終止。
三、設立檢舉中心、嚴打違規僱主及黑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
現時本港對原產地的條例執法不嚴,「潛水貨」問題長期存在。因此,本委員會強烈要求特區政府應成立特別的檢舉中心,因應CEPA而增聘人手,加強巡查及檢舉有關違規行為,重點檢查其工資支出總額與生產規模是否相符,以防不法商人把在外地生產的貨物在香港「過冷河」,貼上「香港製造」標籤,利用零關稅優惠變相走私,這不單止無助促進本地工人就業,對兩地的經濟發展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其次,本港現時黑工問題極為嚴重,甚至發展成有組織的犯罪活動。僅今年頭7個月,以訪客身份在港從事黑工被捕的內地人士就高達8,033人,這幾乎是去年全年被捕人數的9成。黑工從事的行業亦由傳統的建築裝修,擴散至清潔、飲食和零售等行業,嚴重影響本地工人就業權益。因此,本港有關執法部門應成立跨部門的特遣隊,加強巡查,突擊行動,對聘用黑工的僱主要判以具阻嚇性的懲罰,嚴重者應該監禁,遏止黑工越來越泛濫的現象。特區政府亦應加強與內地合作,在簽發探親雙程證和商務簽證的過程中,注意審批條件,防止濫發,從源頭解決黑工問題。此外,警方對此亦應給予高度重視,加強兩地情報交換與合作,重點打擊安排內地人到香港當黑工的跨境犯罪組織,藉以遏止有組織性的黑工活動。
四、「原產地」規則應為百分之三十的附加值
30%附加值的標準,相對現時很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協議的40%至60%,已算是十分優惠的幅度。因為如果比例太低,恐怕對內地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故此,為了確保「原產地」的標準,既能對商界產生實際得益,吸引他們在本港積極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達致商界與勞工皆能受惠於CEPA的推行,而又顧及內地的利益,這是一個合理的比例。
針對個別行業面對的特殊情況,本委員會同意在優先考慮就業因素的大前提下,可以作出相應的彈性處理。這包括在附加值標準中,加入包括產品開發、設計、測試及檢定等工序,吸引新投資者或促使港商回流獲得實際得益,對香港勞動市場產生真正的意義。
五、重視民間智慧、成立專責委員會
到底CEPA如何能夠令「香港工業重生」?吸引更多投資者為香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對於這些具體問題絕非單靠政府一班技術官僚便可做到。因此我們建議政府必須重視民間智慧,就著如何落實CEPA的運作設立一個由商、勞、學、專業人士和官方組成的專責委員會,利用民間智慧詳細評估CEPA對香港各個階層的具體影響,從而制訂出合符香港環境的措施以重振工業、推動就業。
總結而言,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認為中央政府選擇在少收高達350億國庫的情況下,推出CEPA以協助香港振興經濟、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足見中央政府對港人的關懷和支持。因此,我們認為CEPA為商人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亦必須顧及本地工人的生計,透過CEPA為香港已高達30萬的失業勞工提供一個改善就業的機會,解決香港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