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0-31] 神五安全技術的創新與特色

曹宏威

 神舟五號安返,中國人升空夢圓!大家狂歡過後,不妨來細看祖國的科技,經歷過三百餘年,自滿清科舉以來的滯後,到此次安全載人升空返地,究竟科技的表現怎樣打分?

 為了便於討論,我認為可分兩個方面談:第一,中國的升空科技,雖然走在英法德日意列強之前,但是蘇(俄)美早在卅餘年前,已把人放進了太空,遠遠走在中國之前;那麼,我的太空科技,是否還叫創新?第二,從純科學的角度上看,神舟有沒有過人之長?

神五有多方面創新

 第一個方面的答案很清楚,科技越來越產業化,「人有」不等於「自己有」,如今先進科技都不易靠學術交流而唾手可得,什麼新的科技產品都要套現,知識扛著專利的幌子,沒錢就沒商量!何況,有些比較敏感的發明品,人家設禁運,就是連賣也不賣給你,「不載人」的衛星,別國買了讓我們中國替他發射,也諸多挑剔留難!就算民用的器材,往往稍有疑竇,就給銷售商過不去,製造困難。這種例子,中國何只碰過一次釘!「載人」的衛星嗎?更甭妄想!老外就是怕中國人有腦,因此,中國人要升空探月,一籃子的太空科技,就要靠有骨氣的太空科學工作者,一點一滴從新創!這裡沒有名與利,有的都是志氣和爭氣;我認為它是最光釆的創新!

 我們的神舟五號,和蘇美卅年前的產品,肯定有更大的創新;比如說,不問而知,半導體就取代了真空管,可不是嗎?我認為它「濕濕碎」,不止這些,甚至連這次神舟五號(可作太空站接件,能有轉壓間、容許出艙作太空漫遊)的軌道艙,即使遠比蘇美首枚載人衛星在設計上和功能上都先進,我仍未將它列為是大創新!

 大創新源自「確保航天員安全」這個大原則出發。我相信,目前歐日強國,把人草菅人命地射上天去這個能耐不是沒有,但活著落地則未能;就算美國,三五翻下來,上天有挑戰者號、落地有哥倫比亞號,瞬息間,檣櫓灰飛煙滅!就是安全工夫做得不足!中國一個小神舟,就把這個方面深思慮透,結果是可靠性百分之九十七、安全性千分之九十九點七,兩數互乘,不可搶救的傷亡只有萬分之九,這又豈是灰飛煙滅的製作可比呢?

逃逸塔確保航天員安全

 數字不易明,讓我們回味當日送神舟太空船升空的整套火箭設施和發射過程。大家可有看到設施頂尖那支像丘比特的神箭?升空卅多里就撇掉。它叫做「逃逸塔」,是一件創新發明的「如來手」!原來衛星來回的過程中,最易出毛病的是升空這一段,還有回收那一段,都有不少風險。我國的太空科學家,從火箭的零高度(未發射)、零速度開始,每一個特定環境,都具備一至多套逃生的工具。一有風吹草動,就人命要緊,逃出生天!如來手的逃逸塔,就會發動噴射器,抓住軌道艙和返回艙,先脫出、後擺開主體火箭,保護航天員安全逸出!

 不要以為逃逸塔這設備是小兒科,它的控制:甚麼時候點火,棄箭不棄箭,收集參數、選擇分析,到執行發射,事生瞬間,卻拯救了珍貴的人命!這不單止是新發明,它還是國際間,夢寐以求的大發明。

 除了逃逸塔,每一段升空的過程,都有同規格的保安措施,只是沒像逃逸塔那麼顯眼,我就不再說了。倒值得一提的是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後,逾噸的機艙,畢竟負荷非輕,一個降傘,那拖力也難把它減速到最小的震盪;這裡你又可以看到在「確保航天員安全」的大前提下,科學家做了些甚麼:在艙觸地一呎之遙那一刻,艙屁股竟可以噴出大氣流,像氣墊地把艙托住,使航天員絲毫無損!神奇呵。

 這既是科學的神奇,又是中國人智慧的活現!

相關新聞
楊利偉來了    [2003-10-31]
學生:神六預埋我!    [2003-10-31]
三千學生 近距對話    [2003-10-31]
香島師生三禮物贈英雄    [2003-10-31]
科學館員工三日未返家    [2003-10-31]
值50萬黃金「神五」贈航天局    [2003-10-31]
歡迎大會門券半小時派罄    [2003-10-31]
曾憲梓擬當面邀楊演講    [2003-10-31]
香港各界歡迎楊利偉一行訪港活動顧問團    [2003-10-31]
百張簽名海報贈市民    [2003-10-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