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3年11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要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04] 鍾伯光籲速培訓選手

放大圖片

鍾伯光

 【本報訊】(記者 陳少強)香港如願獲得2009年東亞運動會主辦權後,本港能否有足夠能力辦好六年後的大型運動會以及本港的運動員能爭取怎樣的成績,就成為外界關心的問題。康體發展局精英培訓總監鍾伯光博士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本港奪得東亞運主辦權,肯定對提升本港運動員水平及加強體育設施建設都有較大的幫助。

爭取能獲金項目列比賽

 在談到本港在六年後的東亞運能取得甚麼樣的成績時,鍾伯光坦言,香港雖有主場之利,但優勢並不大。其中在田徑和游泳等獎牌多的項目中,中日韓的實力遠超於本港:「就算他們(中日韓)派二線選手參賽,香港也難爭得金牌。」

 另外,由於東亞運只有十多個比賽項目,遠不如亞運會那麼多,而且一些如壁球、單車、滑浪風帆等本港很有機會問鼎金牌的項目,目前都並未列入東亞運比賽項目,「香港應爭取將一些有機會取得金牌的項目,納入未來的東亞運比賽項目。」

冀增加體育資源投入

 政府已宣布將於今年底取消康體局,將部分資源撥入康文署及各專項體育總會,這會否影響未來培養精英運動員及爭取在東亞運取得好成績呢?

 對此,鍾伯光不願多講,只表示目前還不知道政府在取消康體局後,未來如何籌組培養精英運動員的架構,但希望將不利的因素減至最少:「由於本港目前的一線運動員,在六年後可能已全部退役,因此,政府應加強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這方面的資源投入非但不應減少,反而還要增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最新調查

 [查看結果]
焦點調查
中國政壇新星

第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