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6] 文匯論壇.楊利偉留下豐厚「精神食糧」放大圖片
楊孫西:楊利偉一行雖然已結束訪港之行,但卻給港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食糧。
楊孫西
中央決定讓剛從外太空歸來需要進行休養的楊利偉親自來香港,與香港市民見面,反映出國家對香港人的理解和厚愛。然而,香港市民在熱烈歡迎楊利偉訪港後,是否也應該略為思索一下,應如何像楊利偉那樣做人做事,同心協力再創香港的輝煌,這其實是更有意義、更值得探討的問題。
連日來,香港掀起一股「神舟熱」,楊利偉的「中國航天人精神」更震撼六百多萬香港人的心。早幾天市民通宵輪候領取歡迎大會的門票,希望一睹中國首位太空人的風釆;在機場、禮賓府以及楊利偉下榻的酒店外,都有市民早早在那裡等候;幾乎無分男女老幼、身份地位,都向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致敬歡呼,與他握手,請他簽名,有的人哪怕是見上楊利偉一面都感到興奮和激動。可以說,楊利偉一行雖然已結束訪港之行,但卻給港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食糧」。
高素質顯示中華民族的希望
楊利偉此行給港人帶來了他在太空拍攝的錄影帶,但令港人為之動心的更是他和中國航天人可貴的信念和精神。人們常用「比登天還難」來形容辦一件事的困難程度,楊利偉是真正登天的人。幾天來,香港市民在各種場合與楊利偉進行直接交流,真情對話,又從通宵開放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展覽中了解道,能夠承擔航天任務的人,必須具備一般人所不具備的體能、技能和素質。楊利偉處事泠靜,寵辱不驚,不失目標,且能承受巨大壓力。
在公眾面前,楊利偉又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謙虛真誠,應對得體,而且多才多藝,充分展示出「中國航天人」的英雄本色。「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種信念和精神正是楊利偉帶給港人最珍貴的禮物。從楊利偉身上,香港市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大為提高,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並為此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激勵。
激發青少年崇尚高科技事業
如今,「楊利偉」已成為香港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不少人立志獻身航天科技事業,這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香港今後的發展前途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據悉,中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上空之後,十年內的航天計劃將進一步開發太空資源,如建立太空試驗室、登陸月球和火星等。
另外,中國已計劃在未來開發第三代流動通訊、數碼電視、互聯網技術等,這都和衛星及航天事業息息相關。中國的航天計劃是在現今國民經濟條件較充裕之情況下進行的,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國防建設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將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而且,未來賴以推動全國經濟和綜合國力向前的航天科技,其經濟效益巨大。毋庸諱言,香港在這些科技領域乃一片空白,香港大專院校的強項從來都不在高科技,今後如何補上一課,與祖國內地共同促進航天科技的發展,這是需要香港各界人士和特區政府認真研究的課題。
中國首位太空英雄楊利偉也深深為香港市民的熱情和真情所感動,作為執行特定任務的航天人,他能夠在各種複雜情況下保持沉著冷靜,但在血濃於水的香港人面前,他的心跳也不能不加快。在與香港新聞傳媒對話時,楊利偉一行盛讚港人善於接受世界文化,思維較開放、先進,並讚揚港人非常熱情、非常能幹。這應是楊利偉一行的真實感受,亦給處於困境中的香港市民帶來巨大的鼓舞。無數事實證明,個人或國家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雖然經濟實力提高了,但仍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需要提高民族凝聚力,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楊利偉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時刻把祖國和人民裝在心中,這也是他賴以成功的精神支柱。
加快香港市民的「人心回歸」
香港回歸祖國僅六年多,由於漫長的殖民統治的歷史原因,不少香港市民對祖國不甚了解,且頗感陌生,特別是在回歸後又遇經濟不景,因此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信心不足,這是可以理解的。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楊利偉以超人的精神,圓了中華民族百年飛天之夢,足以振奮香港市民的自信心,加快「人心回歸」。可以看到,香港市民最感興趣、最關心的或許不是中國在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而是作為骨肉同胞的中國首位航天英雄的風釆和精神世界,以及他首次征服太空的親身體驗和感受。正因為如此,香港市民最想親眼看看中國首位太空人,並獲得他的親筆簽名。
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之後,特首董建華第一時間向中央提出,希望邀請楊利偉訪港,在這一點上,董建華很了解香港市民的心理,也意識到邀請楊利偉來訪對香港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