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1-14] 深化「自由行」提升服務業

陳文鴻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總幹事

 去年10月,我寫了一篇「救港三策」,在本報刊出,亦在北京流傳。「救港三策」的第一策是擴大內地來港旅遊,且我主張以個人來港為主,而非旅行團。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對內地同胞放寬來港旅遊,特別是個人的「自由行」,與我所提的相同,而從結果而言,亦初步起到恢復香港部分消費需求,穩定社會信心。雖然「自由行」還未擴及全國沿海各地,來港旅遊的人數也與我主張的一二千萬人次有所距離,相信中央政府可逐步推展,明年來港人數達到一千萬人次以上,應屬可能。

旅遊業不能解決結構問題

 不過,旅遊作為我主張的第一策,目的只是穩定局面,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經濟的結構問題。我去年主張的第二策和第三策是放寬內地來港接受教育和醫療,目的是深化對香港服務業的需求,並從數量增加、規模擴大,來促進香港教育和醫療產業的發展,使香港可演進為中國的教育和醫療服務中心,部分地推動產業結構的提升和轉型,這才可能由中央政策來主導、推動香港經濟的結構轉型,解決當前的結構問題,重振經濟活力。在內地來港旅遊初見成效之際,進一步深化措施變得更為可能。而在中央與特區政府締結「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內地市場對香港加快開放,香港服務行業有可能急速北移底下,以深化措施來發展本地服務行業,吸納內地需求來推動結構提升和轉型,也更形迫切。

「自由行」還未真正自由行

 當前的內地來港旅遊,包括「自由行」仍然不脫旅遊的性質。一是「自由行」還未真正自由行,缺乏較長時期多次往返的自由,來港逗留時間亦有嚴格限制,來港自由行不能如內地商旅往返各個城市之間那樣容易和方便。在珠江三角洲一地,也絕對不如往返廣州、深圳那樣自由。因而「自由行」來港仍然屬於年中偶一為之的旅遊、探親,難以有經常來往,這就限制珠江三角洲居民和內地更廣大地區的居民來港利用香港服務業的優勢。二是來港旅遊包括「自由行」,按目前的安排,可以達到一年有一千萬人次,上升至二千萬人次或更多便不容易。一千萬人次,平均每人來港停留7天,合共7千萬人/日,以香港6百多萬人口,在港居留300天,則有20億多人/日,前者只是後者不足4%,即使假設內地旅客在港消費比本港居民的消費為大,所佔比例也還是十分有限。如果內地來港旅客不能在明年上升至2千萬人次,則所增的本港消費需求在抵消外國來港旅客減少之後,亦未必容易抵消香港6百多萬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帶來的缺口。今年3季度本港消費增加中包含了非典疫症之後的非正常消費擴張,未足以證明香港居民在通縮和就業不足的壓力下真正恢復消費擴張。

旅遊消費集中於少數行業

 另方面,旅遊性質的消費集中於少數行業,如酒店、旅行社、餐飲,以及電器、金飾珠寶銷售。一是行業覆蓋狹窄,對香港經濟整體的影響有限,即使這些行業出現好景,肯定會增加企業利潤,增加就業,但在整體就業不足之下,工資難以增長,而酒店一類投資周期長,需求短期擴張過快只會導致價格上升,反過來會打擊內地人來港的消費,價格上升亦只歸企業利潤,不易轉化為投資。二是這些行業,特別是零售消費,基本上屬進口依賴,香港製造的工業品和生產的農產品佔消費的比重十分低下,服務性的附加值亦低下,對香港整體經濟的乘數作用微小,在一年1千萬人次的內地旅客消費的上限下,影響更小。

 因此,要對香港經濟有顯著作用,特別是發揮出香港服務業存量的巨大潛在效益,並帶動投資和升級,關鍵是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