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1] 文匯論壇.兩岸應協商解決「中華民國」定位問題
褚靜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
「中華民國憲法」經過李登輝六次「修憲」,除第四款還存有一個中國的形式外,名存實亡。如果台灣通過公投將第四款「中華民國版圖涵蓋大陸和台、澎、金、馬」改為「僅涵蓋台、澎、金、馬」,其就變為「台灣國憲法」,也就實質宣佈「台灣獨立」。
「中華民國」定位問題
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取台灣。為了保衛家園,廣大台胞自發組織起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前赴後繼,慷慨悲歌,數萬人付出了寶貴的生命。1945年台灣回歸祖國,不久就發生了兄弟相殘的「二二八事件」,約2000名台籍精英死傷,引發的省籍意識現在仍在左右台灣政壇。隨著國共內戰,兩岸再度分裂。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在法理上都沒有任何疑問,當然不存在公投決定其歸屬的理由。如果實在要公投,也應該是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共同參加。至於台灣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還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或是由大陸和台灣共同組成的一個中國的一部分,目前在海內外看法並不完全一致。
不能隨台獨分子起舞
兩岸完全應該坐下來求同存異,摒棄一黨一派之私,要讓步,讓給中國人自己,而不必借助外人,自相殘殺,繼續上演中國幾千年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鬧劇。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多次講話及政府宣示,不難發現,其具有尊重歷史事實的胸襟和維護國家統一的非凡氣魄。台灣朝野也應該站在維護國家統一的立場,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廣大台胞具有高度的民主素養和法治精神,追求民主和幸福的生活,自不會隨台獨分子起舞,以中其奸。
歷史問題應用和平方式解決
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依仗其船堅炮利,侵我國土,殺我同胞,割地賠款,山河破碎,流了中國人太多的血和淚。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開始其征服中國大陸戰略。經過50年的奮鬥,4萬萬人付出了3000多萬條生命,損失之大,傷害之慘,曠古未有,中國人民終於捍衛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多難興邦。所幸兩岸都走上現代化道路,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兩岸經濟逐漸趨於一體,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也應該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如果台獨分子一定要「公投制憲」,實現台灣法理獨立,大陸絕不會為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坐視不管,否則,何以對列祖列宗?何以對子孫後代?何以對反侵略戰爭中犧牲的3000多萬亡靈?13億中國人民別無選擇,只有用血肉築起新的萬里長城。
以兄弟之情商談定位
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現代民族國家,始於1912年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都尊仰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中國共產黨一直視中山先生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繼承其未竟的事業。兩岸的政治人物為了民族大計,完全應該高舉中山先生的偉大旗幟,維護國家領土統一與完整,落實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努力擺脫天朝心態、島民意識,以兄弟手足之情,商談「中華民國」的歷史定位與現實定位,自然也包括台灣的法律地位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