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記錄帳戶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簡體 
2003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3-12-20] 文匯論壇.敢於依法施政 改變政府弱勢

香穗瓊

 政府弱勢,最根本的原因在依法施政方面有所不足。政府在種種阻力面前,不能堅持原則,「一打就倒、一罵就軟」,「口將言而囁嚅,足將行而趑趄」,不管有理沒理,往往選擇退縮和妥協,甚至不惜犧牲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結果必然導致政府積弱。政府應制定團結最廣大市民的政策,形成自己有力的施政基礎。

 政府被亂港派醜化為破壞香港經濟的罪魁禍首,背了黑鍋、食了「死貓」,而沒有開動宣傳機器去澄清。例如,負資產是特區政府造成的嗎?香港經濟結構畸形,造成結構性失業,造成整體競爭力下降,是特區政府造成的嗎?當然不是。主因是港英政府,在回歸前夕更把泡沫經濟「谷」到最大,最光彩照人,回歸後立即爆破。是陽謀?是陰謀?反正是客觀存在。

被抹黑應敢於澄清

 如果說特區政府有責任的話,那是面對這一攤「蘇州屎」而毫無辦法,並加上一些錯誤的政策,但最重要的,是政治上沒有向市民講清事情的本來面目,被抹了黑,當了港英政府的代罪羔羊。

應提高政治警覺

 特區政府不敢依法施政,被亂港派搞亂了「局」,是另一個重要原因。亂港派骨幹們從來都不是善男信女,特首雖然敦厚老實,任勞任怨,「朝七晚十一」,但他們早已把特首當敵人鬥爭了。邏輯很簡單,他們堅決反共拒中,共產黨在中國執政,中國要搞「一國兩制」,他們當然要反對;特首是中央任命的,必然成為他們的攻擊目標。亂港派要用一切方式和一切手段,造謠、污衊,去搗亂特區政府施政。特區政府不應毫無政治警覺,書生意氣用事,天真爛漫。亂港派「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出版自由」、「編輯自由」的大旗一舉,特區政府不能就被嚇唬得不知所措,潰不成陣,毫無還手之力。

政府有法為何不依?

 亂港派議員違反誓言到台灣鼓吹台獨,是非沒有弄清;亂港派傳媒肆無忌憚對政府官員造謠污衊,進行人身攻擊,更從不見特區政府予以駁斥。

不應一遇阻力就犧牲政策

 政府合法合理的決策,一遇阻力,就不敢執行。維港填海,因為保護維港團體和人士的高調請願示威,政府雖有法院判決支持,也退縮自保;公屋住戶養狗,早有明文規定不准,多數居民反對,但因為有養狗的公屋住戶出來請願,政府就允許繼續養。

 只要有人出來遊行示威,政府不管有理沒理,往往選擇退縮,結果必然政府積弱,亂港派放肆,形成「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社會風氣。這樣的政府怎能有威信?

執行基本法應堅定

 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政府宣傳基本法不力,執行基本法不堅定。不能說政府沒有宣傳基本法,但很不得力,很不得法。導致社會多講兩制,少講一國;多講權利,少講義務;多講形式,少講實質。回歸六年,不少市民竟不懂得基本法ABC。執行更差。二十三條立法被迫推後,政府威信大失,更影響愛國愛港人士及中央威信;審計署署長按基本法要求由中央政府任命,竟被部分不懂基本法的立法會議員攻擊,要另選新人,而政府卻不還擊;委任區議員是基本法給予特首的權力,政府仍畏首畏尾,不知道這是人家落你的面,削你的權,矛頭直指基本法;亂港派鼓噪政制改革普選特首、普選立法會議員,歪曲和否定基本法規定,攻勢一波接一波,挑戰基本法,政府不敢旗幟鮮明反擊,還被牽著鼻子走。

不應軟弱無力

 政府整天被亂港派傳媒醜化,被亂港派立法會議員污衊,卻忍氣吞聲,只見過特首有一次在立法會直斥亂港派議員到外國唱衰香港,是最令人痛快的一次。但其後不久七一遊行出現,政府又退縮了,被迫與亂港派握手言笑。人生如戲,政治更像戲,本也無妨,但亂港派理論家、傳媒又祭起了新法寶,要政府增加透明度,要政治大和解,要吸收亂港派人士進入政府領導班子,要用孫悟空鑽進牛魔王肚子的辦法來玩政府,港人何不想一想,亂港派整天都想改朝換代,他們會真的幫政府辦正經事麼?到時只會更亂、令政府更難堪,這就叫做政治幼稚。勿謂言之不預也。

必須據理力爭

 政府怕甚麼?怕亂港派指責破壞行政立法關係?行政立法固然要團結,但本來就各司其職,互相制衡,關係平等,大家以理服人,但大多時只聽到特首和政府官員被亂港派議員詆譭攻擊,少見政府據理力爭。為何不可改變模式,直接指出亂港派的不是,訴諸市民,暴露亂港派的面目。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期望政府認識政治軟弱的危害性

 政府怕甚麼?怕亂港派煽動群眾遊行,影響香港繁榮穩定?政府越怕亂港派就越起勁,越搞大的,正是越怕黑越見鬼。對策只有一個,就是政府要依法辦事。

政府在政治上應堅強起來

 香港愛國愛港人士期望特區政府能認識政治軟弱的危害性,敢於依法施政,真正在政治上強硬起來。

 政府應制定一個依靠愛國愛港力量、團結最廣大市民的政策,形成自己有力的施政基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