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23] 謹慎修訂教學語言政策
黃家樑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最近,教統會檢討中學語文政策的小組主席田北辰提出,在英文中學任教的非語文教師將來或要接受英語能力評核,而報章又引述所謂消息人士所言,指出現職英中教師將不受影響,措施只適用於有意轉用英語教學的中文中學。
當局對教學語言定位現端倪
倘若上述的說法屬實,當局對教學語言的定位已可見端倪,那就是把英中和中中一分為二的做法將會延續,部分現行的中文中學可以自決或申請轉為英中,先決條件是教師的英語水平是否達到標準。姑勿論上述的說法是否可信,當局在明年修訂教學語言政策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否則只會令教育政策更添混亂,引發另一場的爭議。
是否認同母語教學理念?
首先,母語和英語的定位問題,也就是我們是否認同母語教學的理念,是否要把它視為終極的理想目標。倘若我們認同母語的效能,確信它能夠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有利於思考和表達能力的發展,中文中學的數目就應該大致維持不變,甚至循序漸進地減少;反之,英中增加也無可厚非。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當局必須立足於系統而廣泛的研究。事實上,從今年會考成績可見,五年前開始採用母語教學的中學,考生在一般科目的成績均有所提升,但英文科成績則呈下降。當中原因是甚麼呢?母語教學和學習英語的關係是怎樣?英中學生在學習時又會否面對困難?當局若不弄清上述問題,提出科學和具說服力的證據,恐怕難以服眾。
放任自流傷害莘莘學子
再者,就英語教學的使用範圍來說,一九九八年的教學語言政策,只規定了初中的教學語言政策,對高中則不置可否。結果,不少中文中學為求增加學校的名聲,不顧後果,不理學生的學習適應問題,紛紛轉中為英。就今年會考放榜的情形來說,這一點更受到社會大眾廣泛的批評,不少中四被迫改用英語的中中學生更自嘆成為白老鼠,無奈和憤怒之情溢於言表。毋庸置疑,這種讓學校放任自流和各顯神通的做法,是明顯的行政的缺失,對莘莘學子的傷害不淺。因此,當局在檢討教學語言政策時,必須同時考慮高中和預科的銜接問題,訂定一套全面的高中教學語言政策。
雙重標準何以服人?
就英文中學的選拔條件來說,當局現行的思路的先決條件是訂定一套較目前嚴謹而獲公眾認同的評核教師準則,側重點顯然在於教師的語言能力。然而,據說現時的英中教師可獲豁免,但新入職的或來自中中的教師就必須達到標準。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想必會引起英中和中中教師的分化,帶來極大的爭議。難道現時英中老師人人都達到標準?難道這樣的安排可以讓全港教師口服心服?
學生理解力不可忽略
另一方面,教師的英語表達能力固然重要,但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可忽略。即使老師英語發音準確,表現流暢而清晰,但學生根本聽不懂;或是看不明白英語寫成的課本和筆記,那麼這樣的英語教學還算是有效嗎?值得注意的是,自二○○一學年起,學生升中組別由五組減至三組,不少英中教師叫苦連天,慨嘆學生差異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適合採用英語教學的學校恐怕只會減少,又或是維持不變,又何來大為增加的需要呢?退一步來說,即使個別中學有意成為英中,選拔條件也應放在學生的英語能力之上,並必須以合理和客觀的機制來量度。教統局在過去數年在這方面做過甚麼呢?他們有甚麼準則去判斷學生適合使用的教學語言呢?本人希望當局能提出有公信力的方法,以免爭論再起。
要言之,教學語言是本港教育界一個極度重要和富爭議性的問題,當局必須三思而後行,謹慎從事,以免遺禍學子和引起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