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2] 杜亦有道:不可不知
阿 杜
香港老一輩人地理常識差勁,種族概念模糊,分門別類地稱謂各種族外國人,有一套自成一派之叫法,甚為有趣。
如叫印度、巴基斯坦人為「阿差」。「差」同「叉燒」的「叉」音,其源起於早年英國人用「殖民地前輩」的印巴人來港做警察衙差,於是這些以布纏頭穿了綠色警衣的「ABCD、大頭綠衣,捉唔到賊吹BB」之差人,就通稱「阿叉」,又有人更模糊地統稱之為「摩囉叉」。其實古時之廣州人眼中,「摩囉鬼」是另一類,即頭髮呈極鬈曲的田螺狀的波斯灣一帶中東人。「阿叉」則純粹是印巴人,「摩囉叉」則混二為一,實是訛傳。
「摩囉」一詞實由佛經「波羅」而來,珠江口南海神廟前有石像一個,鬈曲頭髮人望著大海稱為「番鬼望波羅」,就是說一個波斯船員貪玩,船開了他站海濱日夜眺望到化為石像的地方掌故,香港上環迄今仍有「摩囉街」也源於此。
除了「摩囉」和「阿叉」之分外,香港人把澳門之葡萄牙人稱「西洋鬼」,香港的英國殖民者為「紅毛鬼」,美國人稱「花旗佬」,黑人統稱「黑鬼」、菲律賓人為「賓佬」、「賓妹」,如此叫法被批有歧視色彩,但港人叫了幾百年,很難一下子改叫「英國朋友」、「美國朋友」的,即使對自己同胞也是按習慣亂叫,曾經凡不是說粵語都被叫「上海佬」、潮州人叫「潮州冷」、海陸豐人叫「鶴佬」、水上人叫「蛋家佬」等等,這種種「民間分類人種學」,研究香港風土之人,不可不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