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3] 人物紀事:柳宗元賦詩寄友情放大圖片
柳宗元深受柳州人的懷念
葉兆言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釆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的這首詩,發行量巨大的《唐詩三百詩》沒有選。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讀物《柳宗元詩文選注》也沒有選,這本小冊子一九七四年第一版印了三十萬,無意中成為人們想學點文化的教材。我那時候才十七歲,對古文沒什麼感覺,有興趣的只是柳宗元「名列囚籍,身編夷人」的流放生涯。中國的大歷史告訴我們,改革派通常沒什麼好下場,不是砍頭,便是流放。當時的宣傳機器,努力把柳宗元這個法家人物,塑造成一個英姿颯爽的英雄,即高又大還全,可是我更喜歡他倒霉蛋的模樣。
敘述友誼 朦朧深遠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記住了這首詩的原因。春光明媚,瀟水和湘江兩岸蘋花盛開,有個姓曹的侍郎朋友來看望落魄潦倒中的柳宗元,一起喝酒,然後就寫詩。古人寫友誼的好詩太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大詩人李白把那點意思直截了當說破,這是開門見山,柳宗元卻繞個圈子,不說朋友相見不易,只說友誼已經成了奢侈品,想採摘一些河邊的蘋花送友人都做不到。拐彎抹角是藝術很重要的一個技巧,十幾年前討論朦朧詩,把朦朧兩個字反覆說,恨不得用顯微鏡放大了看,其實對於中國的古典詩人來說,詩不朦朧,根本就玩不起來。
柳宗元的古文對後人的影響,顯然要比他的詩大得多。我至今也弄不明白什麼叫法家,柳的法家思想對我毫無影響。談到思想教育,培根的《人生論》對我的影響更大,受益更多。印象中,柳宗元的最大特長是寫遊記,譬如《永州八記》,非常適合當寫作的範本。林紓選評《古文辭類纂》的遊記一欄,所選柳宗元文章的篇幅,相當於另選的古文大家韓愈,蘇洵,蘇軾,王安石的總和。
牽掛友朋 便不孤獨
寄情山水多少有些迫不得已。並不是今天的人才想當官,古時候的人其實也很在意官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司馬在漢代是個大官,在唐朝卻是貶謫的無職無權的閒散官員,他的心情一定很沉重。好在還能遊山玩水,寫詩寫散文,此外,心目中必定依然存在著友誼,畢竟還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值得掛念。友誼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境界,還能增加快樂,消除憂愁。沒有友誼的社會是繁華的沙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心中存著友誼,雖然被貶窮鄉僻壤,就不會感到孤獨無援。
友誼之美是實實在在的。這也就不難理解偶爾有朋友來看望柳宗元,會產生那麼大的激動。李賀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夢中相聚笑,覺見半窗月」,一旦美夢成真,好友相逢,那份驚喜真不知如何形容才好。柳宗元做了十年的永州司馬,苦盡甘來,終於獲得了陞遷,告別瀟水湘江,告別了一往無際的水邊蘋花,升任柳州刺史。當年一起被貶的好友劉禹錫,也由郎州司馬升任連州刺史。升了官,春風得意,柳宗元的詩風和文風都有所改變,他的倒霉蛋形象便不復存在,接下來,只是一心一意積極從政,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實事。雖然已經過了一千二百年,如果誰有機會去柳州,一定還能聽見當地的老百姓在談論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