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01] 人物紀事:王力治學五大特點

放大圖片

唐作藩

 王力,字了一,1900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十六)生於廣西博白縣 , 早年貧寒輟學,在家自學。1924年到上海,先後入南方大學、國民大學學習,1926年考進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等校教授,並曾擔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6年創辦我國第一個語言學系——中山大學語言學系,1952年曾任該系系主任。1954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即後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王力先生是我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詩人、散文家和翻譯家。在其五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撰寫了上千萬字的學術論著,其中專著五十多部,論文二百多篇。已出版的二十卷《王力文集》主要是語言學方面的論著。他的研究工作既繼承了我國古代語言學的優良傳統,又充分吸收了國外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在中國的語言學從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變和發展的過程中,王力先生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涉及漢語語言學的理論、語音、語法、詞彙、語言史、語言學史以及漢語方言、漢語詩律學等各個領域,其重點研究成就都具有開創的意義,帶動了學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對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

 王力先生的治學具有他自己的突出特點,歸納如下:

傳統與現代語言結合

 他父親是個秀才,自幼就教他讀古書、習對仗,少年時代曾閱讀了十四箱經史子集,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後在清華與巴黎大學學習了西方各種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例如法國法蘭西學派代表人物房德里耶斯、瑞士語言學家德•索緒爾、丹麥語言學家葉斯泊森與美國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等人的學說。王力先生運用當時先進的語言理論重新審視中國傳統的語文學。或科學地詮釋舊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例如他的《中國音韻學》(後改名為《漢語音韻學》)、《字史》、《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或深入探討漢語語音、語法、詞彙的結構系統、民族特點及其歷史發展的演變規律。例如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寫的《上古韻母系統研究》、《中國文法中的系詞》,四十年代寫的《漢越語研究》、《新訓詁學》、《中國現代語法,、五十年代寫的《漢語史稿》、《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漢語實詞的分類》,六十年代寫的《先秦古韻擬側問題》、《略論語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寫的《黃侃古音學述評》、《現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題》,八十年代寫的《同源字典》、《漢語語音史》等。

教學與科研結合

 王力先生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五十餘年,培養了一大批語言學專門人才,桃李滿天下。他先後開設過二十多門課程。經常根據需要開設新的課程,一邊研究,一邊教學。他寫出來的講義,就是他的科研成果。他講課條理清楚,語言精煉,論證充實,邏輯嚴密。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課,他的講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專著。例如:《漢語音韻學》、《中國語文概論》(後改名《漢語講話》)、《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以及他主編的《古代漢語》等。他三十年代在清華任教時的學生、前高等教育部長蔣南翔在1980年8月祝賀王先生八十華誕的盛會上,曾讚揚他「是我國高等教育界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人物」,是「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典範」。

創新與求實結合

 王力聰慧超群,思想敏銳,在科學研究中,開創了多種新的漢語言學科體系(如上文所列舉的),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例如《中國文法中的系詞》一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語料,系統地考察了漢語「名句」句法結構的特點和系詞的產生及發展過程,指出古漢語名句的主語與表明語之間不用系詞。這不僅正確揭示了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是中國語言學家首次真正擺脫西洋語法的束縛,歷史地、求實地研究漢語自身特點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在古韻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說,「古韻十一類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統」,「上古每個韻部只有一個主元音」,「先秦聲調分舒、促兩大類,各又細分為長短」的學說,也都是根據豐富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而得出的獨到的見解。又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先後又創立了「漢語史體系」、「古代漢語教材體系」和「中國語言學史體系」,都是前所未有的。

淵博與精深結合

 王力先生的學問博大精深,為學界所公認。嚴謹的朱德熙在《紀念王力先生九十誕辰文集.序》中說:「舉凡語言學的各個門類如:音韻、訓詁、詞彙、語法、詩律都曾涉獵過,而且都有成系統的專著。先生之學,證古論今,融會貫通,博大與精微兼而有之。」王先生不僅是傑出的語言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家、詩人和散文家。他翻譯、出版過法國紀德、小仲馬、嘉禾、佐拉、都德、波特萊爾等作家的小說、劇本、詩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餘種;他早年還撰寫了《羅馬文學》、《希臘文學》;他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龍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詩論》與《龍蟲並雕齋瑣語》裡。後者多次重版,在香港、台灣也一再翻印(有的更名為《王力散文集》),影響深遠。中國現代文學史家把王力和梁實秋、錢鍾書三位先生推崇為抗日戰爭時期三大學者散文家。所以王先生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成員,曾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

提高與普及結合

 王力先生作為語言學大師,不僅注重專業的學術研究,在語言科學諸多領域勤於開創,寫出了許多高水平的論著,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非常關注語言文字學的普及與應用。他的書房就取名為「龍蟲並雕齋」。他曾解釋道,「龍」是學術論文,「我的文學作品(包括翻譯的作品)以及一切普及性文章(包括一些演講)都算是『蟲』」。在寫於1982年的《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自序」裡列舉了十三篇屬於「蟲」的文章,例如:《雙聲迭韻的應用及其流弊》、《關於古代漢語的學習與教學》、《漢語發展史鳥瞰》、《語言與文學》、《論漢語規範化》、《推廣普通話的三個問題》、《我對語言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等。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