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01] 百家廊:許冠傑復出的啟示

放大圖片

許冠傑重出江湖,演唱會尚未正式開騷,便先到紅館以歌慰勞一眾排隊買飛的擁躉。

周 雲

 不堪回首月明中。世事常變,月亮不會永遠圓,盛極必虧。看來,香港人對於這幾年的變化,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深刻的反省。香港變得浮躁了,失望了,迷途了,來不及找出原因,卻來了一個言論空前高度自由,大家把所有問題歸咎政府不為自己解困,跟隨名嘴盡情地罵,罵可解愁,罵可洩憤,猶如誤入森林迷路而不去靜思覓查出路,整個社會躁急得像盲目的蒼蠅,亂成一團,懶得思考,懶得找尋外部環境的急變帶來了什麼挑戰,搜求擺脫困境的方法。

重拾前人拚搏精神

 罵人罵累了,景象依舊。大家知道這不是好辦法,坎坷長路,如何闖過去?逆境當前,如何排解愁緒?香港人開始思索。與其憤世疾俗,難解現狀。自怨自艾,肝腸俱損。何不樂觀瀟灑,快樂過日子?今日的物質條件再差,也差不過六十年代。那時候,一家八口一張床,有病到公立診所輪籌要大半天,找工作要付給兩個月工資作為介紹費,豉油撈飯沒有菜菜,四天供水四小時。那時候,香港人的精神享受好得多,情緒舒泰,面臨艱苦環境,深信一定能大步跨過,沒有人想過要靠政府,大家都是相信自己奮鬥,必有美好明天。那時候的電影,鼓舞港人勵志奮鬥,不識字的人參加識字班、技術進修班。年青人白天上班,晚上到夜校進修。這一輩人物中,湧現不少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所走過的路,技工、山寨廠、中小企業、大企業。這就是香港拚搏向上的歷史縮影。那時候,沒有人妄圖僥倖,寄情於炒樓炒股票,走捷徑發財。有的是腳踏實地,學習技術,創造實業,擴大產業基礎,立足於與鄰近地區競爭。

 到了今天,有兩個傾向。一部分人成長於舒適的環境,耳聞目見福利主義的誘惑,他們掛在口邊的一句:「大不了就是去領綜援。」今天去領綜援的,不僅有四五十歲文化很低的失業工人,也有二十多歲三十歲的大學生,還有IT業人士。但一部分人終於想通了,不要再等政府的綜援,應該迎接巨大轉變的挑戰,追尋昔日的拚搏奮鬥精神,不要再沉迷物質享受和舒適生活,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甚至要把眼光伸向深圳河以北的市場。

懷舊潮充實精神

 這兩種思潮在交戰。最近,只談風花雪月、談情說愛的流行曲開始滯銷了,不少歌星不敢再出新唱片。與此同時,出現了一股懷舊的熱潮。許冠傑的復出,多年未聽過的《制水歌》、《半斤八襾》、《香港製造》、《同舟共濟》、《世事如棋》、《鬼馬雙星》、《鐵塔凌雲》、《一水隔天涯》、《摩登保鏢》、《天才與白痴》等舊歌曲,又在唱碟店舖播放出來了。許冠傑的復出演唱會的十場門票一早就售光。

 據說黃牛票炒高四倍。許冠傑的歌,唱出了香港人不相信命運、不屈服於命運,只相信自己勤勞雙手能戰勝困難的情懷;唱出了香港當年苦困的生活,港人幽默自嘲、豁達樂天的性格。這是一個艱難的歲月,也是有危機有挑戰有回報的年代。誰消沉誰就失去機會,失去前途,「濕水砲仗點會響?」,生活再難,一絲希望仍存,就會掙到出頭天。罵人洩恨,徒增戾氣。消沉自怨,等於把砲仗浸濕,自己的火藥、能量再不可以釋放,更不可能一鳴駑人。只要自強不息,終會有回報。

 有人批評,老一輩的歌星,既然宣布退休了,就不要復出。為甚麼還再搵第二次錢?但潮流不可阻擋。香港人不再欺騙自己,不再生活在夢幻之中,也不寄望於福利主義,更不希望目前的罵人戾氣繼續下去。懷舊的潮流,是追求昔日自己掌握自己命運,自己努力拚搏,自強不息,發展經濟為重的精神。精神充實了,不再空虛,不再迷失,不再自卑。出鬙b斤力,定要咫K襾。這種呼聲是雄壯的,有為的。現實的歌手或者填詞人,沒有這種勵志向上的歌曲,必然有歌手填補這空缺,直到市場再出現這樣的歌手,在未有出現之前,老一代的歌星鹹魚翻生,是必然趨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