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10] 嶺南風物:一啖荔枝三把火?

放大圖片

嶺南正值蟬鳴荔熟,先飽口福,管他多少把火。

王邇敦

營養頗多

 夏日炎炎,令人聯想起屬於夏天的消暑水果—荔枝,剛好今年荔枝當造:白蠟、妃子笑、桂味、糯米滋等品種一應俱全,價錢又不貴,的確可以大快朵頤。一直被流傳說:「一啖荔枝三把火」,吃過數十顆後,驟然在額頭和嘴角出現的青春豆,自然令我對此話心存芥蒂;而另一邊廂的營養師又告訴我,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荔枝含蛋白質、纖維、維生素B1、B2、C及納、鉀、鈣、鐵等礦物質,多吃則有美顏的作品。究竟「一啖荔枝三把火」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東坡日噉三百顆

 翻查典籍,「一啖荔枝三把火」一話,可追溯於蘇軾的詩《食荔支二首》其中之一,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蘇軾由潁州被貶至揚州,八月被召還朝。次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時局大變,蘇軾被命知定州(今河北定縣)。紹聖元年(1904年)以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遠放嶺南,貶官惠州(現今廣東),於是蘇軾謫居於惠州。此詩為蘇軾在紹聖三年(1096年)所作,詩前有自序云:「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枝一株,郡人謂之將軍樹。今歲大熟,賞啖之餘,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

 惠州盛產荔枝,而蘇軾也特別喜歡荔枝,他被貶官惠州後,在悲怨愁苦中品嚐荔枝,卻不禁寫出這樣讚歎的詩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噉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燥熱者不宜多食

 當中一句「日噉荔支三百顆」,「噉」同「啖」,是吃的意思,指蘇軾酷愛吃荔枝,他一天可以吃上三百顆荔枝。由於讀音相近,後來人們誤將「日噉荔支三百顆」以為是「一啖荔枝三把火」,指荔枝是燥熱之物,形容每吃一顆荔枝如吞三把火一般,如此說來,就是這樣流傳至今了。

 當然從中醫學角度來看,荔枝是燥熱性的水果,體質燥熱的人都不宜多吃。恰恰配得上「一啖荔枝三把火」這話,從詩句轉化至民間諺語,也不無道理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