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10] 人物紀事:陳序經的「全盤西化」

放大圖片

陳序經(嶺大校長1948—1952)

侯 傑 李淨昉

 陳序經(一九○三—一九六七),字懷民,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術大師和教育大家,一九二八年六月,陳序經即受聘於嶺南大學社會學系。

率先使用文化學概念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嶺南大學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中,陳教授對文化問題的研究更是得以深入進行,其最具開創性的成果是在內地率先使用了「文化學」的概念,並且運用文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系統研究歷史及現實問題;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和頗多爭議的「全盤西化」論也於此時具雛形。

 一九二三年秋,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陳教授首次使用了「文化學」一詞。此後,他對文化的研究多從文化本身的基本原理出發,研究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再從東西方文化談到南北文化。在陳教授看來,「這是一種理論的研究,也是一種事實的解釋。這是一個歷史觀,這也是一個世界觀。」在陳教授的大力倡導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文化學逐漸確立起自己的學科地位。而西方有關文化的理論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及其與中國本土研究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國內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而且推動了學界對文化問題廣泛、持續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學術研究領域內這一嶄新局面的出現,也使文化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和討論的內容。

指出中國文化出路

 作為一個青年學者,陳教授真正引起學界注意的是其「全盤西化」論的提出。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陳教授應邀在中山大學做了題為「中國文化之出路」的演講。他運用西方人類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的理論,系統闡述了自己關於文化的一些思想觀念,並以這種文化觀批判了復古派和折衷派在東西文化問題上的觀點,進而明確指出中國文化的出路在於全盤西化。這篇演講很快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出版的廣州《民國日報》的「現代青年欄」上刊出,並引發了廣東乃至全國範圍內關於中西文化的大論戰。一九三四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陳教授的《中國文化的出路》一書。該書是在其一九三一年發表的《東西文化觀》一文的基礎上擴充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著作堙A陳教授較多使用了「全盤西化」這一名詞。

 《東西文化觀》、《中國文化的出路》等是陳教授有關西化論的最早著作,反映出他從文化角度入手研究現實問題的學術理念。他認為「中國問題,根本就是整個文化的問題」,中國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就應該從文化著手。「救治中國目前的危亡,我們不得不要全盤西洋化」,假使中國要做現代世界的國家,就應當徹底採納而且必須全盤適應這個現代世界的文化。

南方是新世代策源地

 文化整體論是陳教授「全盤西化」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一,他是把文化作為獨立完整的系統來進行研究的。為了研究的方便,他從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甚至人民生活的細節等方面入手,對中西文化進行了分析比較,但這些都無損於對文化整體性的探討。他對於南北文化的論述也成為其文化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九三四年五月,陳教授在《嶺南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南北文化觀》的文章,以一種整體的文化觀,從文化性質而非地域劃分的角度分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特徵。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陳教授認為空間意義上的南北文化實質上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同質文化。然而,他又著重指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南方是新文化的策源地,思想是最先進」,一切吸收西方文化的新生事物都是從南方開始的。西洋文化的輸入多在南方,而政治、教育、宗教文化的演進,也多以廣州為起點。在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過程中,著名思想家如容閎、嚴復、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都和中國南方的時代環境有很密切的關係。與傳統色彩濃厚的北方文化相比,南方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具有西方文化特徵的新的文化。

 與前人相比,陳教授的「全盤西化」思想建立在系統的理論基礎上,強調要從文化整體上,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徹底西化。而這一思想提出,使陳教授及其對文化的學術研究備受矚目,地位也逐漸在學術界得到確立。儘管此時的陳教授還是一名青年學者,但其獨立的學術品格和執著的治學精神,已經顯示出日後成為一代學術大師的優秀潛質。(香港嶺南大學「嶺南著名學者紀念研討會」供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