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10] 萬象追蹤:英國美食作家

放大圖片

葉 欣

 讀辜振豐談英國美食作家伊麗莎白•大衛(Elizabeth David),此位逝於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的英國飲食書寫作家,被譽為「喚醒英國味覺的人」。伊麗莎白享年八十一歲。她逝世兩年後,目前隸屬於LVM集團的菲利普拍賣公司,開始出清她生前留下的廚具和餐桌。一時之間,英國各地的廚師和民眾蜂擁而至,目的就是要參與競標。

 最後,女作家蕾斯(Leith)以四千九百英鎊(大約六萬港元)標下她的餐桌。事實上,這張餐桌早已殘舊不堪,但它曾伴隨伊麗莎白完成許多著作,從而發揮不小的影響力。譬如說她開始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後,大力推介異國料理和食材,知名的哈洛玆百貨公司開始大量進口法國食品,而索玆伯利和連鎖超市也供應意大利的橄欖油、香料和帕瑪乳酪。

 伊麗莎白一生出版過八本書,雖是食譜作家,但開創了一種新的食譜寫作風格。論者形容她經常把食物的描繪與親身的記憶寫在一起,交織成一種有生命熱情的詩篇。一九五○年出版了第一本《地中海料理》,麵包、香料等食材經她的生花妙筆,也都變成不朽的經典之作。

 其後伊麗莎白推出《意大利菜》時,名作家伊伕林•沃(Evelyn Waugh)更撰寫了一篇書評,對她推崇有加。

 論者指出伊麗莎白除了見多識廣外,平時蒐集很多歷代的廚藝名著,從中獲益良多,不過,她並不囿於書中的內容,有時為了讓讀者更易明白,她往往會加以改寫,讓讀者更易上手。其次是能夠調整腳步,時時更新。好像她開始推介印度辛香料理,因當時印度獨立後,回英國的軍人為數不少,而這些異國料理更可融入傳統的英國料理中。一九七○年,她推出的《英倫廚房的香料》就是這個階段的成績。

 伊麗莎白的「食經」之所以好看,主因是她善於說故事,把介紹給讀者的食物描繪得活色生香,並溯其來龍去脈,讀者可以從中讀出味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