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8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8-31] 杜亦有道:江湖子弟

阿 杜

 油麻地廟街公眾四方街地段,環繞公眾停車場和九龍郵政總局後巷一帶,這廿多年來,都是市井藝人落泊「開響檔」街頭賣唱之地。全盛時期在八十年代初有一連四、五檔,如今則相當式微,經常性「響鑼」的只有一檔,有些則似乎是升格的「上台」到廟街幾家歌唱茶座去了。美其名是「入屋」有瓦遮頭的有個小型舞台可登,但也是憑聽客給「利是」維持收入的「紅包場」,一樣的「江湖子弟吃四方」,看似豪邁,實則上也是「隨緣樂助」的「老人樂園」而已。

 數日前本版同文黎明海在「百家廊」有專文介紹「油麻地的街頭戲子情」,到此街頭粵曲賣唱為「上海街視藝空間」。無主無廟無能起班出台、不能在音樂廳文化中心登場的音樂人和唱者,自組埋堆由一「班主」組織成、在這些街檔獻唱,半是「天生我才也有用」,半是「錙銖小錢也餬口」,偷搶無力且來狂歌作哭,也不必似蟲的寄生在這社會上。

 吾輩電影人,也是半個演藝界者,物傷其類,每有入夜路過此類「響檔」時,定挖慳囊放下一百幾十元後即離去。為何要「即離?」因人家一曲之時你樂助一、二百,是被視為「大客」,檔中人會對你特別招呼,又會扛張小圓凳給你歇腳兒,總之被特別對待就會渾身不自在,又成了矚目之人,還是可免則免。

 近年廣州「彩虹」、「大同酒家」等每周末晚上也有此類粵曲場,甚至梁玉嶸、陳玲玉等超級名家也有登場獻唱,一樣許多顧曲周郎即場遞上紅包利是,場間尷尬名家也照收。因為一班拍和樂手老邁員工,也要有些「下欄」分潤以補貼生活者也。

 據說有些新秀技藝未足,知音者少,收得利是極少,樂手員工從她們手上可分之甜潤不多,便冷然對之,這些新秀被排斥心甚創痛,偶也有空手而回後台灑淚之情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