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8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8-31] 聊天室:電影「新浪潮」

放大圖片

 「新浪潮」電影是七十年代香港電影工業的瑰寶。

琳中玉

 六七年風暴後,港英政府進行一連串的改革,以圖改善民生,鞏固本土意識;七十年代初香港工商業全速發展,人民生活有所起色;免費電視的出現等,這些都影響七十年代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

 「七十年代香港電影工業與社會變化」的座談會是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及人文學主辦、香港電影資料館協辦的「文化身份、性別與日常生活實踐: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國際學術會議之一環,特邀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系主任卓伯棠、前銀都機構宣傳主任馮凌霄及新浪潮導演章國明等,與大眾探討及交流有關心得。

本土電影抬頭

 長城、鳳凰和新聯三所電影公司合稱「長鳳新」,於五十至七十年代成就了很多可觀性高、有深度和寓教化於娛樂的作品;又以提升社會良知及推廣愛國情操為己任,所以當時被稱為「左派公司」。

 但在大英帝國統治下的香港,電影中如含有關於「共產黨」、「台灣政治」、「美國主義」等政治意識,便會遭禁播。所以當時只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紅樓夢》等戲曲片在港上映,牽起一股「戲曲片」的熱潮。

 另外,四五年後出生的人(Post-war baby),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知識水平相對提高,他們既反對中國政治,又對台灣政府不感興趣,加上受大英帝國的統治,形成港人的政治冷感,所以一些不談政治的本土電影便在香港抬頭。

 但由於政治的限制,使香港往往只可拍一些娛樂性高或生活化的電影。當時的導演認為有豐富電影內容的需求,有些遠道荷里活取經,有些把不同類型的電影合流,如把單調的武俠片劇情化和浪漫化;而功夫片亦加入喜劇的元素,《醉拳》便是當中的好例子,使當時的電影界百花齊放。

宣洩社會不安感

 在六十年代中七十年代初,香港社會動盪,治安敗壞,貪污猖獗,人民生活困苦,所以便衍生出一批暴露社會黑幕,反映低層生活的「寫實片」,如《應召女郎》、《廉政風暴》、《牆內牆外》等,以宣洩對社會不安的情緒。

 至七十年代中,香港成功轉型為重要的出入口港和製造業中心,外資企業紛紛進駐香港,使經濟環境漸漸好轉,港民的生活也稍見改善。

 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位隨之確立,使香港人在各方面都建立了一份自信。加上看電影已成為市民一個重要的娛樂,從而造就電影的多樣化,如李小龍的《唐山大兄》、許氏兄弟的《鬼馬雙星》、《半斤八襾》等,便是既賣座又叫好的佳作。

 其後,香港電影事業沉寂了一段日子,但東南亞市場仍需要香港電影,形成了供不應求的情況,故電影公司積極向電視台的年青導演挖角,製作獨立電影。

電視台是少林寺

 當時,電視台正是培育這班新派導演的搖籃,故有少林寺之稱。章國明就是其中從電視走到大銀幕的導演:「電視台的菲林組是培育新派導演的地方,使用十六米厘菲林,單機拍攝,與電影的拍攝方法很相似。另外,當時的領導亦會放手給我們獨立製作,只提供題目,然後讓我們自由發揮,擺脫過去起承轉合、高潮起伏的傳統結構。在領導的包容和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實習和創作經驗。」

 在一批同期的導演競爭下,逐漸訓練出章國明的膽量:「當時的譚家明、許鞍華、嚴浩等,拍攝手法都很闊,很大膽,會嘗試不同的拍攝技巧。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我們會互相提點,全情投入自己的拍攝工作。因為市場需要,我們這輩的導演很吃香,平均兩個月便有六間公司,邀請我們拍獨立電影,有很多都因此而成名。」

 由於他們拍攝手法新穎,作風大膽,恰好與「法國新浪潮」的情況相似,加上傳媒的大肆報道,故在七十年代尾,便漸漸形成一股「香港新浪潮」。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