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9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17] 妙筆可言 :古人的照明術

放大圖片

 遼博鎮館之寶—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小 妮

 八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去羅浮山玩,在半山上的酒店裡過了兩夜。天黑以後出門去看山,黑極了,陰森極了,詭秘極了,想想在電被發明前的千千萬萬年,人該是多麼小心膽怯地度過每一個晚上。比如曾經在羅浮山上煉丹的葛洪,他是怎麼樣過晚上?

火燭常惹大禍

 其實,古時候的人習慣黑暗了,不像現代人對明亮那麼大的渴望苛求。有記載說,古人不喜歡夜裡用火燭。首先易燃,不安全,第二費用太高,第三夏夜本來悶熱,圍一團火使溫度升高,第四,要專有一個人持燭,第五是滿地灰燼要費事清掃。有了這麼多的理由,古時候即使富貴人家宴請賓客,也要先摸黑,等待客人全到齊了,入了席,才隆重地掌火燭。而這種場合的專職執燭人是「不讓,不辭,不歌」的,木頭人一樣端立,怕一不小心,引發火災。即便如此,中國古代建築能保存到今天的卻非常少,它的選材是全木質,一炬焦土的慘劇實在多。

銀河橫亙夜空

 全無現代污染的古天空是真正的皓月當空,銀河赫赫朗朗橫亙在夜裡的天上。我在七十年代插隊農村的時候,還見過那種銀河,感覺它就壓在頭頂上,照得夜間的鄉村道路如白晝。看到那樣的夜空,才理解各種星象學說的產生。

 戰國時候,已經有了油燈,在《楚辭》上有記錄。早期的油燈燃燒的是動物膏脂,富貴人家甚至要在膏油裡添放一些香料,隨著光亮還帶來香氣四溢,可見小資情調不只是現在的「城市白領」才津津樂道。直到晉,到六朝,古人能夠分解蜂蜜中的蠟質,叫蜜蠟。後來,有土著人在雲南種出了蠟樹。這種靠樹葉被蟲食後吐出來的汁液製作蠟燭的樹,當時被人稱為「仙人燭木似梧桐,以為燭,可延數刻」。李時珍也說到蠟樹蟲「食汁吐涎,剝取其渣,煉化成蠟。」

燈燭亦名「引光奴」

 中國北方在三十年前的鄉間還有人把燈叫「取燈」,聽說南方叫「發燭」,發燭的另一個名稱又叫「引光奴」。取燈和引光奴,多好的名字,前一個充滿動感,後一個完全的擬人化,可見人還是依戀著光明的。人影綽綽燈影綽綽,人類在漫漫長夜裡引燈照明的歷史緩慢極了,艱難極了。

 在《古詩十九首》裡有「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樂府.董逃行》裡有「昔為少年無憂,常秉燭夜遊」,還有大名鼎鼎的李白曹丕等等,都在他們的詩裡寫到秉燭夜遊。黑咕隆咚中的文人墨客怎麼過那種年代的夜生活,恐怕總不能常去夜遊,詩裡面有點兒「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意思。

 總有很多時候,光是絕對少不了的。有人感歎說,古時候的大人物為政作戰,真正絕密的決定多數都避不過在側伺候的舉燭人。也有為取得功名,徹夜讀書的,一手持燭,另一隻手提著筆,還要研墨,手忙腳亂,燒掉不少鬍鬚。沒了鬍鬚美髯的苦讀人模樣可笑,但是,是真正的愁苦,而這種人即使寫了他的窘境也難以流傳後世,因為謀取功名並不容易。(【小妮講古】之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