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9月1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采風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9-19] 輝筆而就:全球化我見

梁家輝

 資訊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隨之而來的就是經濟全球化,儘管世界各地都有抗拒全球化的聲音,而且正反雙方皆有其理據,筆者學養有限,難以月旦誰是誰非,只知道不管喜歡與否,全球化乃大勢所趨,恐怕是事在必行的了。

 人類的經濟生活模式是向前進的:初民時代男耕女織,自家包辦生活所需,可以不假外求。然而,當耕作的農具弄壞或耗損了的時候,找專門的工匠幫忙,是否比自己動手省時呢?如果孩子病了,也不能自己充當大夫吧!於是,初期的分工合作經濟模式出現了。

 推而廣之,江南是漁米之鄉,北塞牧野千里,是不是拿北方的牲口到江南販賣,再買食物及工藝品回去北方,比北方人自己種米及南方人自己放牧省便得多,有經濟效益得多呢?這是國家層面的分工合作。至於理論書籍汗牛充棟的全球化經濟模式,粗略言之,就是世界級的分工合作罷。

 由家庭單位而部落、由部落單位而國家、再由國家單位而世界,使得接受服務者(或購物者)得以付出更少,享用更多,一直以來都是發展的方向,是很多人都樂意看的。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之下,立竿見影的影響就是職位流失,所以,擁有技術便很重要,這就是政府日夕強調的知識型經濟了。然而,這也難免要碰運氣。試舉裝修業為例,本港木匠的工作近年都給鄰近的城市搶去了,傢具多在內地造好才運來組裝,但水泥匠卻不受影響,因為不可能把房子運到人工便宜的地方去裝修。

 在未來世界,能夠不受全球化影響的工作主要是服務業,至於寫作和演藝,因為各人有不同的特色,難以用廉價產品取代。看來,筆者還可較遲才受影響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