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9] 陳坤耀反對一刀切加學費 放大圖片
嶺南大學作好準備隨時迎接新學制,但不排除會削減學生人數。 (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雖然多名大學校長均認為政府為大學3改4後,每年額外增加的18億經費並不足夠,不過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則持相反意見,認同該筆撥款已經足夠。另外,他又反對以「一刀切」增加學費的形式要求家長分擔學制改革開支,認為與「政治自殺」無異。
港大校長徐立之、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及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日前均表示,每年增加18億作為大學三改四經費並不足夠。不過陳坤耀昨日出席校內活動時表示,政府的18億建議計算了62%的邊際成本,即大學負擔了其餘38%,他覺得在共同承擔的原則下可以接受。
他又認為,雖然家長應該對教育開支有一定承擔,不過政府以「一刀切」方式增加學費是缺乏政治智慧。他說:「已多交一年,再加費的話家長是雙重損失,一定會有很大反應,等於政治自殺。」他提議,當局應把握三改四時機,重新檢討現有撥款模式,以更有效推動院校分工。
他續說,如政府增建校舍、設施及用於教學人手的34億可更彈性處理,以切合不同院校的需要,例如嶺大須多些地方建宿舍,其他院校可能要建多些實驗室等,撥款可因應這些需要而定。
加強高教宣傳 吸引海外生
此外,據了解,政府將推出第3期約5億元的等額配對基金,並以國際化為主題。陳坤耀表示,為實現國際化,嶺大將與馬來西亞的新世紀學院合作,提供獎學金,於明年接收對方3名畢業生來港就讀兩年以銜接學位;有關學生只須付相等於香港學生的一半學費及宿費,以拉近兩地物價差距。而為吸引海外學生來港,陳坤耀建議政府多利用駐海外的經貿辦事處,為香港高等教育作宣傳,增加外地學生對港認識。
陳坤耀並透露,教資會準備以邊際成本的部分資助模式,增加數百個研究生名額,除按各院校的研究表現分配外,亦有部分作公開競投。他指出,嶺大的研究生額一向遠低於學生人數比例,所以他們會積極爭取,目標高於整體數字的8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