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1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1-02] 三通門檻:從模糊到清晰

■紀欣博士 在台執業美國加州律師

 除非陳水扁承認「一個中國」,否則包括「三通」及人貨包機的兩岸互動皆無法進行。北京的立場,讓國際及台灣民眾洞見「一中」才是改善兩岸關係、最終解決兩岸問題的關鍵。

 三通一向被中國大陸視為改善兩岸情勢的槓桿,對台工作者及學者長期普遍認為只要三通,兩岸全面交流,台獨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也因此,為了促成三通,北京長期以來作了各種彈性處理。

三通的政治門檻提高

 2000年錢其琛副總理提出「三通談判可以不涉一中」,三通可稱為兩岸航線,而不叫國內航線。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此次以「國內事務、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為三通及人貨包機運作準則,除全盤否定了陳水扁提出之兩岸復談及包機直航提議外,至少還有兩層涵意,一是三通的政治門檻提高了,連人貨包機直航的難度亦已大幅升高,二是代表兩岸之間原本可以「先事務、後政治」的談判架構,將退回到「先政治、後事務」之下。綜言之,除非陳水扁承認「一個中國」,否則包括三通及人貨包機的兩岸互動皆無法進行。

陳水扁自取其辱

 陳水扁10月15日接見惠普科技公司總裁菲奧莉娜時,希望她能向北京反映人貨包機便捷化是兩岸共同利益,並爭取美方支持,但是她卻當場向陳水扁表示,她不適合扮演這種角色,事後並發表書面聲明表示,惠普公司為私人營利機構,不參與政治議題的討論或處理。之後,「總統府」出面澄清,陳水扁無意讓女總裁傳話,一切均是誤會一場。

 《中國時報》也以社論批評惠普「小題大作」,「過分緊張」,並為向北京表態,不惜得罪台北。不過該社論接著把李顯龍事件與惠普發言連在一起,表示既然北京方面已將兩岸間的曖昧空間完全抹去,兩岸間的互信基礎又相當薄弱,陳水扁不該再利用接見外賓的場合,傳達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假若陳水扁真要促成「人貨包機便捷化」,就應「放手讓業者慢慢低調的去談,它的性質越單純,促成的機會就愈大!」(見《中國時報》社論10.18.2004)。

面臨分裂危機 三通非第一要務

 依筆者看,北京此次為了「一個中國」拋棄三通這一槓桿,顯示北京已體認當國家面臨分裂危機時,三通與包機已非要務,何況隨著外資在中國的迅速增長,台灣才是三通的真正受益者,中國大陸犯不著為了台灣的利益、台商的方便而自失「一中」原則。

 北京及早表明立場,除可向台灣當局及人民宣示其捍衛「一中」的決心,亦可讓因怕失去競爭力而急於三通的台商、外商,搞清楚訴求的對象及主張。只是台灣朝野不正視問題核心,還在幻想只要讓業者低調去談,大陸遲早會再次軟化,也有人相信,只要兩岸能重建彼此的信心,營造有助復談的良好氣氛,兩岸即可就三通進行談判。這種故意漠視現實或心存僥倖的言論,只會助長台灣當局頑強抗拒「一中」,而對促成三通完全無補於事。

大陸對台政策日益清晰

 陳水扁在胡錦濤全面掌權一個月後,挑戰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而國台辦以「嚴重挑釁」和「欺騙」猛烈回擊,如同正告台北和國際社會,中國大陸對主權的堅持不容討價還價,第四代領導人維持領土完整的決心毫無妥協餘地。台灣媒體感嘆,過去兩岸還可以「各自表述」、「相互諒解」的戰略模糊空間,維持友好氣氛,但經由扁政府一連串的政治操作,「擱置爭議與務實協商」已不復存在,如今大陸表明以「一中」作為修好唯一的前提,對台灣最不利。

 筆者以為,除非中國大陸能滿足於兩岸維持現狀,允許台灣不統不獨,否則就不應該維持模糊政策;且不論大陸當前對台的首要工作是反獨或是促統,都得要台灣承認並且接受「一中」才對。在國民黨兩蔣及李登輝初期不否認「一中」、反對台獨的時代,大陸與台灣保持友好的模糊關係還有一定道理,支持台獨的民進黨執政已四年多了,大陸若仍不表態,那就將遭人懷疑其統一的決心了。

台應接受「一中」 早日實現三通

 再說,近年來大陸已一再對台灣表達善意,包括將「一中」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改成「台灣和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三通談判可以不涉一中」、「三通可稱為兩岸航線,而不叫國內航線」;五一七聲明中的「七個願景」。面對島內外台獨勢力的擴張,大陸對台政策轉為清晰,或許反而有助於破除台灣當局的偽善,讓國際及台灣民眾洞見「一中」才是改善兩岸關係、最終解決兩岸問題的關鍵。

 從國台辦此次回應可以看出,台灣當局若真想實現三通,恢復談判,唯一之道就是接受「一中」。台灣當局若仍心存僥倖,那就將付出慘痛代價。(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