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1-13] 香港可成亞洲文化產業平台

■李國強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中國加入世貿後,文化產業必然受到衝擊,故在這之前必須想辦法鞏固中國文化產業,而香港正可利用法治、公平競爭、廉潔、資金、資訊流通等優勢,作為文化產業平台。

 「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4」將於明天揭幕,國家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將率領由40多名內地各省市文化廳長及局長組成的龐大代表團來港出席會議,亞洲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文化部長及副部長亦出席會議,緊接論壇之後,本港會有一連串民間團體主辦的創意文化活動。

 今年的論壇以「創意亞洲」為主題,希望促進亞洲經濟體系間的文化合作交流,鼓勵各國分享彼此發展創意工業的經驗,推動整個亞洲地區的創意經濟發展,為世界各地的創意工業界提供交流平台,強化香港作為區域性文化樞紐的角色。

文化安全與文化投入

 在全球化時代,文化安全是國家穩定發展的精神前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1992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首次把文化安全列為人類社會應該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力。每個民族都是其歷史文化傳統的偉大繼承者,它一方面堅強地守望自己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在融入世界的過程中接受和補充本身缺失的東西。「亞洲文化合作論壇」(ACCF)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是亞洲地區的文化論壇與經濟論壇,二者對亞洲地區的文化、經濟合作與發展具有促進意義。

 亞洲地區的文化投入,與文化保護和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根據《中國文化報》報道,從對文化投入的構成看,內地文化事業單位主要是靠財政投入,特別是近年來,財政投入佔總投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58.2%增長到2003年的66.3%,增加了8.1個百分點。2003年,全國文化事業單位總收入141.89億元,比上年增加13.39億元,增長10.4%,其中,全國文化事業財政補助收入為94.03億元,比上年增加10.33億元,增長了12.4%;其他收入(事業、經營等收入)44.86億元,比上年增加3.1億元,增長了6.8%。從有關數據來看,內地文化投入與13億人民的文化需求是不夠的。尤其是內地文化事業、經營的收入比例較小,更有必要發展文化產業,通過文化產業的收入加大文化投入。

因應全球化對亞洲文化的衝擊

 經濟全球化給文化多樣性帶來巨大的衝擊,世界上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藝術面臨著被大量進口娛樂節目湮沒的危險,亞洲地區的文化市場也不例外,跨國娛樂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進入亞洲文化市場,推銷其全球一體化的文化,這種衝擊對亞洲文化的影響既是深刻的、也是現實的。「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在促進亞洲經濟體系間的文化合作交流的同時,在如何因應經濟全球化給亞洲文化多樣性帶來的衝擊方面,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中國加入世貿後,文化產業必然受到衝擊,故在這之前必須想辦法鞏固中國文化產業,而香港正可利用法治、公平競爭、廉潔、資金、資訊流通等優勢,作為文化產業平台。我十分同意這一觀點。

確保港「文化地標」名副其實

 特區政府現正規劃建設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這既然是香港的「文化地標」,也是香港與內地及亞洲國家及地區合作的文化產業平台。環視所有國際大都會,都有聞名遐邇的「文化地標」,諸如巴黎羅浮宮、悉尼歌劇院、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等,不僅規模宏大,氣勢磅礡,而且令人流連忘返,為當地平添巨大魅力。香港要均衡發展,也必須有第一流的文化設施,以凝聚人流和增強魅力,支撐和提高香港的競爭力。發展這一項目,私人財團能否在商業利益和文化價值之間取得平衡,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區政府必須吸取以往有關科技項目淪為變相地產項目的經驗教訓,保證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的文化內涵和質素。

 建設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只有發展商參與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界人士的參與。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涉及整體文化政策的配合、設施管理的政策、展覽和演出的策略、文化藝術人才的培訓、文化藝術的市場推廣策略等,政府應聽取和吸納公眾尤其是民間文化團體的意見。在「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4」舉行期間,政府也應該諮詢內地和亞洲文化代表對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的意見。出席論壇的嘉賓和講者陣容龐大,他們的意見,也有助確保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名副其實。(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