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0] CEPA已細化 香港宜應變
■伍文深 經濟評論員
CEPA第二階段協議的實行,表明內地對香港開放的速度在加快,範圍在擴大,措施在細化。香港商界及特區政府都應認真總結經驗,加緊落實,同時要研究繼續深化有關協議,以進一步促進經濟復甦。
CEPA第二階段協議,及CEPA第二批實行零關稅產品清單中「擬生產產品」實施零關稅的詳情,不久前接連公布,表明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對落實CEPA的高度重視,內地對香港開放的速度在加快,範圍在擴大,措施在細化,香港商界及特區政府都應認真總結經驗,加緊落實,同時要研究繼續深化有關協議,以進一步促進經濟復甦。
對港經濟復甦作用重大
CEPA第二階段協議,將會新增713類零關稅產品,是香港業界提出申請經雙方同意的,因而反映了市場需要,符合香港業界利益,將會有力推動有關生產線在香港投資。而第二批實行零關稅產品清單中「擬生產產品」實施零關稅的詳情公布,更體現了中央對推動香港製造業的重視,因為有關產品經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確認後,即可享受零關稅待遇。
在服務業方面,協議也為香港提供了商機。如把獨資經營範圍擴大至圖書、報紙、雜誌、藥品、農藥和汽車等。協議還同意取消香港永久居民到內地經營個體戶的地域限制,及擴大經營範圍,合資格的香港人可以在全國經營零售、餐飲,理髮、美容、沐浴和日用品修理業務。
今年九月,為落實CEPA下貿易投資便利化安排,配合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政策,中央政府公佈了關於內地企業到香港投資開辦企業的規定,讓內地企業有較大自由度作出投資決定,這對兩地的相互投資,尤其對推動內地企業到港投資,起到重要作用。
有關措施,對香港經濟復甦,已經並繼續起著重大的促進作用,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的關心和業界的關懷,香港業界及政府應抓緊這一機遇。
政府商界應續爭取降門檻
就內部而言,特區政府及商界應共同努力振興香港製造業。因為從目前情況看,香港製造的產品利用零關稅進入內地的數量仍比預期少得多,有解釋說香港業界有個認識、適應過程,這有一定道理,但其實核心問題是香港製造業大部分已北移,產品有限。製造業不興盛,零關稅產品再多也是白費,特區政府應趁機調整政策,用各種優惠吸引製造業來港投資;商界也應有長遠眼光,克服猶豫觀望,下決心投資製造業,再創新猷。
服務業方面,則仍要向中央爭取有利協議。因為現時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有關協議仍未有照顧到香港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的實際。門檻儘管已大幅降低,但相對中小企業來說仍高。因此CEPA應針對香港的實際,進一步把准入門檻降低。特區政府應向中央充分反映意見,盡可能滿足業界要求,但又不影響內地服務業市場的正常運作。在專業資格互認及執業限制上,開放步伐仍可加快。
促進內地企業尤其是民企「自由行」,應是特區政府及商界在投資便利化方面的重點工作。對內地而言,此舉可以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國際化專業中介機構,融資、上市,走出海外。對香港而言,不僅可以推動相關的服務業、金融業及製造業,還可推動房地產,零售百貨各業,從而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意義深遠。(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