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2] 正視人力結構 重振香港工業
■楊孫西
回顧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離不開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因為工業既可創造大量層次不同的職位,又可帶動各行業發展,增加普通市民的就業機會,支持內部消費,此乃經濟轉型之最佳出路。
據報道,國基會預期本港失業率高企問題,明年或會有所下降,但由於本港製造業已式微,基層的服務業職位又繼續移至內地,低技術人員就業機會日趨減少,相信有關情況仍會持續。業界人士認為,香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經濟體系,應包括金融、資訊、生產和流通;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亦應正視社會人力結構的現實,盡快解決高失業率問題。
大批青年可培訓成勞動大軍
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香港第二次經濟轉型時,隨著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大部份轉移到內地去,而新興產業卻沒有及時得到發展,以致香港雖享有在內地設廠的先機,卻錯失了新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高潮,也因此錯失了很好的產業結構調整機會,造成了目前經濟結構單一的境況。
不容忽視的社會現實是,香港固然有不少世界一流的高精尖科技人才和產品,但在現有社會人力結構中佔百分之四十六的勞動人口只有中三(相當於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這類人大部份是歷年被中學「會考」淘汰的年輕人(每年約有十來萬),他們雖對知識型、高科技型認識不深,但經過再培訓與技能提升計劃後,應可成為重振香港工業的勞動生力軍。
全球經濟格局重組帶來契機
事實上,重振香港工業已不僅是解決高失業率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重組,為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帶來了契機。首先是CEPA零關稅的實施,大大提升了香港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也使部分內移企業或工序有可能回流香港,同時將吸引國際廠商到香港投資設廠,從而拉動以製造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在本港發展,為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和推動第三次經濟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另外,從2005年起,中國進入「WTO後過渡期」這意味著中國將加速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中國主要產業對世貿組織的承諾將要依次兌現,市場將按照承諾對國外次第開放,香港企業同樣要面對其他國際企業的競爭壓力。對此,政府應予以足夠重視,適時地調整產業政策、規例和機制,全力扶持和發展以製造業為主的新型工業。業界應加強創新意識,走高增值新型工業發展之路,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誠然,重振香港工業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既需要政府和業界的互相配合支持,又須研究有效的發展辦法,採取多管齊下方式同時進行。比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部份外移的港資企業回流;吸引中國內地的民營企業來港設總部和研發生產基地;建造國際名牌企業進入中國內地的平台;進一步扶持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鼓勵和幫助青年人創辦企業等。目前,社會各界呼聲最高的是盡快吸引部份外移企業回流,這或是重振香港工業的捷徑。
調整產業政策促成企業回流
無可否認,香港的薪金等營商成本較之內地為高,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充分運用香港的比較優勢,使企業產品真正樹立起名牌效應,能夠銷往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國際市場,相信承受力還是有很大的空間,亦可以抵銷偏高的成本。另一方面,香港企業要進入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國際市場,須始終保持其產品及服務質量的國際水準,在香港製造或較有保障。值得關注的是,近年香港的營商環境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數年的調整,香港工廠樓宇租金也已與內地租金的距離拉近不少;銀行融資、通關服務等亦日趨便利;來往兩地的人流、物流加快,加之兩地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來,部份行業的廠家為爭取較優待遇,亦在考慮將有關工序撤離內地而搬回香港。
綜上所述,重振香港工業此其時矣!有關「重振香港工業」的話題,筆者將會繼續在本專欄與讀者共同探討。(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