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04] 兩岸三地經貿與東亞經濟板塊

■曾文仲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沿海綠色家園集團董事局主席

 香港和台灣,在以中國大陸為龍頭的東亞經濟發展板塊中,其實是具備諸多利益基礎的。香港有國際金融市場,有融資能力,有健全的法制,加上現代化的物流;台灣有資金,有技術,有現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如果兩岸三地能夠聯手起來,肯定不只是雙贏,而是三贏的局面。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0年,大陸的GDP是797億美元,到了2003年,大陸的GDP是14,166億美元,增長了差不多17.5倍。台灣1980年GDP是414億美元,至2003年GDP為2,864億美元,增加了約6.9倍。香港1980年GDP是182億美元,至2003年為1,564億美元,增長了大約8.6倍。外匯儲備從2000年1,075億美元,至2003年1,184億美元,增長了約10%。從上述兩岸三地GDP成長的差別,可以看出,兩岸三地的經濟發展非常強大,特別是大陸的發展速度是十分驚人的。

大陸將發展成世界工廠

 從微觀上看,大陸有空間、有原料、有便宜的地價、低廉的勞動力,是製造業者嚮往的投資地,這也是中國大陸何以吸引外資一年更比一年增加的重要原因。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之後,法規、政策、管理等逐步納入國際遊戲規則,越得外商青睞。相信未來,中國大陸會越來越變為世界的工廠。不僅對香港、對台灣,更是對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正朝著全球化、一體化發展。我感覺到,不敢說了解全球化,但至少要講區域化,未來經濟起碼要從整個亞洲區域來看,可以說,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區域經濟,是無論如何離不開中國大陸的,中國在東南亞區域經濟份量中,佔據著相當大的比重,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中國與東盟國家花十年二十年時間,將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建立起來,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更發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香港自從與大陸簽訂了CEPA協議之後,整個經貿氣氛和之前完全不一樣。僅以開辦大陸居民到香港的「個人遊」政策而言,就獲益匪淺。今年到香港的大陸旅客可能超過一千萬人次,以平均每人消費6,000港元計,便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如果哪一天,台灣和大陸也簽訂了CEPA 協議,以台灣對大陸居民和企業者的極大吸引力來看,其得益勢必大大超過香港。可惜的是,當香港在開始品嘗CEPA協議帶來的經濟利益甜頭之時,台灣卻處於可能被具有磁吸效應的大陸經濟邊緣化的危險之際。

承認一中 實現三通

 現時,台灣的經濟不景氣,連帶影響到航運業界,這是十分無奈的。島內經濟要起飛,航運要發展,加強兩岸三地的經貿交流和合作,是近水樓台,可先得月。但卻卡在無法實現直接「三通」。「三通」的好處顯而易見,現在兩岸的航運要經日本過關,來回至少要五六天;「三通」可以減少至三天。既減費用又省時間。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台灣航運業及至經濟發展的瓶頸,卡在「三通」;而兩岸「三通」遲遲不通的瓶頸,則卡在台當局不承認「一中」。大陸要求兩岸「三通」航線定位為「國內航線」,台灣希望定為「特殊航線」,將敏感的政治問題做模糊處理,雙方無法交集。早些年,大陸方面吸引台商投資十分迫切,因而對「三通」也比較積極;幾年下來,對阿扁執政感到失望,大陸經濟也搞上去了,對「三通」變得不積極了。兩岸在「三通」問題下較勁,受損受害的是台商,是台灣航運業者。

 我個人認為,從對台灣經濟發展,對島內民眾利益,尤其對各位從事的航運業前景而言,承認「一中」前提,達至「三通」盡快實現,有益無害,是不言而喻的。兩岸本是同根生,宗親族情難以割捨,中華民族沒有不攜手團結的理由,沒有不盡快實現「三通」的理由。

 從政治層面上來說,承認「一中各自表態」的九二共識,對台灣也未必是壞事。大陸表示,只要承認「一中」,甚麼都可以談,包括國旗、國歌、憲法都可以談。台當局完全可以在「一中」基礎上,提出另類模式的兩岸「一中」架構,互相坐下來談,最終達成共識。這對於兩岸的和平發展、對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對於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代,都具有重大意義。(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