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12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06] 旅遊人數創新高 危機仍在莫鬆懈

 今年訪港旅客人次創造新的歷史紀錄,昨日突破2,000萬大關。預計今年全年旅客人數將達到2,136萬人次。訪港旅客從1995年的1,000萬人次增加到2002年的1,500萬人次,前後經歷了7年的時間;而從1,500萬人次到現在的2,000萬人次,卻僅僅只用了兩年,這無疑是一項值得引以為榮、令人振奮的成就。

 不過,也要看到,訪港旅客整體數目雖然大幅增長,但大部分是內地人士,來自西方的遊客人數卻未如理想;同時,內地遊客數目大量增加,又主要是受惠於個人遊啟動這個特有因素,並非香港的魅力突然暴升。因此,人們在為訪港人次屢創新高而感到興奮的同時,還要看到香港旅遊業的持續發展仍然潛伏危機。切不可因為明年有迪士尼樂園落成及個人遊進一步開放,訪港人數可能繼續增加,而鬆懈應有的危機意識。香港需要與珠三角聯手,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吸引海外遊客;同時,要對香港的旅遊業發展作出長遠的規劃並切實付諸實施,不斷為香港旅遊業的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香港要吸引回頭客,爭取內地遊客反覆重遊香港,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提供多元化項目等許多條件的配合,而長遠的重大項目規劃至關重要。試想,如果特區政府沒有在五、六年前決定興建迪士尼樂園,香港能夠有把握地說,明年的遊客人數會繼續增長?人們還應該進一步問,再過五、六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香港靠甚麼吸引更多的遊客?本來,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及大嶼山旅遊發展計劃,應該是香港繼迪士尼之後,旅遊業發展的新賣點。然而,近期西九龍項目的爭論日趨激烈以至政治化,不僅令香港「文化地標」的命運面臨可能夭折的困境,甚至連大嶼山旅遊發展計劃都會受到拖累。西九龍項目的討論不應該陷於「地產利益」這個狹隘的「死角」而不能自拔,社會各界應以香港整體發展的宏觀視野和胸懷,採取積極的建設性態度尋求解決辦法,力爭建成這個「文化地標」,推動包括文化、旅遊等在內的香港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些西方遊客認為,香港的旅遊內容只夠三天左右的行程,山長水遠來到這裡不一定物有所值,而迪士尼對西方遊客的作用不大。香港應該通過加強粵港澳的旅遊聯網,以澳門的博彩業,加上廣東秀美山川、「世界工廠」及「一國兩制」對比的魅力,充實香港的行程,增加對西方遊客的吸引力。(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