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10] 西九利在後代 各界玉成其事

■計佑銘

 「西九」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社會各界應該玉成其事,切不可將西九龍項目作為政治角力的磨心,各走極端,將之推至夭折困境,這是所有期待香港建成「文化地標」的市民絕不願意看到的。

 香港過去被人稱為「文化沙漠」,能夠建立大型的文娛藝術區,形成在亞洲區內獨樹一幟、傲視同儕的「文化地標」,使香港具有厚實的文化內涵,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讓今天的市民及子孫後代在充滿文化的氛圍中生活,這確實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後代的大好事、功德無量的大好事。社會各界應該玉成其事,支持政府盡快做好。切不可將西九龍項目作為政治角力的磨心,使其陷於夭折的困境。

一、香港需要「文化地標」

 重視文化內涵,是當今世界發展經濟過程中的一種時興的潮流。社會越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就越大,文化的發展程度越來越成為生活質素的基本指標;而一個地方的文化內涵越厚實,其發展的後勁就越大,前景就越廣闊。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豈有不重視文化發展之理?

 事實上,世界級的國際大都會,都高度重視文化藝術發展,都有聞名遐邇的「文化地標」,例如巴黎羅浮宮、悉尼歌劇院、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等,不僅規模宏大,氣勢磅礡,而且令人流連忘返,為當地平添巨大魅力,令所在城市享有超凡魅力的地位。香港現時沒有象徵性的「文化地標」,與其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不相稱。

 西九龍無疑是一塊貴重的土地,雖然說用一貫的方式把這塊地皮拍賣出去,獲得數以百億的賣地收益,既省事,又可紓緩財政壓力,但政府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這裡興建一個世界級的文娛藝術區,將其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文化、藝術、消閒區。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規劃,投資數以百億計,不僅能夠建成世界級的「文化地標」,而且可以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職位,實在是振奮人心,功德無量,理應得到社會各界的祝福。

二、香港有條件發展文化

 香港雖然被人稱為「文化沙漠」,但發展文化卻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香港是一個東西文化交匯之地,既保留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又與西方文化進行了長期的融合,形成香港文化東西薈萃的重要特色。香港可以引進屬於「舶來品」的博物館展覽文化,更有條件發展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的各種文化,如酒文化、茶文化,以及香港的本土文化,等等。再說,香港不僅擁有發展文化的創意人才,而且可以吸引世界的創意人才來港發展。

 當然,發展大型的文娛藝術區,需要龐大的資金。特區政府在龐大財赤的壓力下,不可能大量動用公帑去包攬文娛藝術區發展並管理。事實也說明,過去由政府包攬文化藝術設施建造和管理的模式,效益並不理想。香港的文化藝術在未來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在財政來源和設施運用等課題上,有所突破。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為我們衝破現有框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為香港的文化藝術活動注入新的動力。採取私人承建模式,引入一定的商業元素,不僅是可以調動私人資金,而且能夠向私人企業、向全世界延攬智慧、人才及其他各種資源。這種模式在世界上不乏成功的範例。香港是世界級的金融商貿和信息中心,資金充裕,商業文化發達,有良好的條件引入商業元素發展文化,這也是香港的一個優勢。

三、理性商討 莫走極端

 西九龍項目事關重大,社會上出現不同聲音,對整個項目實行單一招標存有激烈的爭論,並不奇怪;一些市民擔心西九龍計劃是變相地產項目,也可以理解。但是,西九龍項目的討論,應該在理性祥和的氣氛中進行。只要大家以理性的態度,認真討論,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既對發展商作出必要的限制,又能確保達致建成香港「文化地標」的目標。

 不過,也的確有人試圖將西九龍項目的爭論推向極端。一些否定西九龍計劃的激烈言論不斷出現:有人因為單一招標有弊端就全面否定,以致連「文化地標」建不成也在所不惜;有人以否定財政預算案並告上法庭相威脅,要政府擱置西九龍項目;有人甚至鼓動市民上街遊行反對西九龍項目,等等。如果持不同意見者各走極端,吵吵鬧鬧,將西九龍項目作為政治角力的磨心,以至使西九龍項目陷於夭折的困境。這是所有期待香港建成「文化地標」的市民和社會人士所絕不願意見到的。(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